標籤

顯示包含「一日反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一日反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01/02

價量交易記錄2013(完)

總結本年記錄的一些數據:

記錄期:2013年1月15日 至 2013年12月31日,共350天 (包括公眾假期)
交易次數:65次
獲利次數:39次 (勝率 60%)
止蝕次數:26次

初始本金:$81,879.80
儲蓄投入:$36,000
2012-2013 資金總投入:$93,000
上年獲利 (已扣除手續費):$24,879.80 (+43.73%)
本年獲利 (已扣除手續費):$56,231.29 (+47.70%)
2013同期恆指升幅:+0.18%
2013同期道指升幅:+17.73%
2013同期納指升幅:+30.37%

現值:$174,111.09 (兩年績效 +87.22%)

2013年對我來說,是充滿驚喜的一年,從家庭工作到交易,意想不到的事太多,雖然公私均忙(仍是這句),但從未感覺怠倦,這種狀態似乎暗示自己將走進人生另一個階段。

説回交易,本年運用的法則與去年相比並沒有太大分別,網誌記錄由個股變成組合,私倉則加入了衍生工具-指數牛熊證的部位,雖然網誌記錄與私倉的持股並非相同,而網誌記錄的交易亦較私倉保守,但選股上仍然是取強捨弱的策略,技術面上主要集中大幅跑嬴恆指的個股,而基本面上則集中營業額及盈利穩定成長並於走勢出現突破的行業。

買賣點方面,價量互動仍然是主要買入訊號,由於考慮到中港經濟的不確定性,在接近「最小抵抗點」或起始買點才會買入較大的部位,而賣點方面,繼續參考「最小抵抗點」及「一日反轉」形態,然而發現「最小抵抗點」似乎並不適用於短打的衍生工具上,最近研究「賣壓比例」,或者能日後另一個沽出訊號,希望日後能做一點分享。

今年美股氣勢如紅,新興市場市況波動,專家們於下半年紛紛見高抬見低踩,是人之常情,雖然兩地指數升幅的差距是十分大,但人性的貪婪並沒有改變。觀察身邊一些朋友,在下半年投入美股的績效並沒有如指數般巨大的差距,甚至有朋友 "ALL IN" 美股而獲得虧損,這樣的結果似乎多少與「存活者偏誤」有些關係,當取得的資訊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比如看到有人在美股獲利甚豐,這樣的資訊很可能與實際情況有著不少的偏差,令股票作手高估了成功的機率,忽視技巧、法則、策略等交易考慮,以更大風險代價搏取概率差不多的機會。

如果你抱著「更多的技巧也不及更好的運氣」的心態,這無疑是非常危險,雖然市場走勢帶有隨機性,但成功的股票作手絕對並非完全是隨機致勝,他們只是在隨機性中找到致勝的關鍵,當你因美股的強勢而蠢蠢欲動,最好還是先做一點功課,綜合多方面的資訊,擬定一些進退策略,看看自己是否過份樂觀,中港股市也是同樣,採中庸之道,避免過份悲觀,失去客觀的分析。

2013年的市況確實非常波動,但不乏領漲行業,如科網、濠賭、醫藥、環保等等,而指數走勢亦是一貫明顯,無論是屬於技術分析、基本分析或價值投資,只要沒存有偏誤,持盈保泰似乎並非想像一樣艱難,風險與機會永遠並存,只要順勢而為,心態中庸,績效自會改善。

本年交易記錄著實寫得太簡陋,有太多的改善空間,現在正考慮來年的記錄形式,希望會寫得更好。

2013/09/11

價量交易記錄2013(二十一)

今天恆指出現帶量一日反轉,明天會考慮沽出部份持股。

12 SEP 2013更新:
沽出 #2369 中國無線 10,000股 @ $3.21。
減持 #1086 好孩子國際 5,000股 @ $3.68。

13 SEP 2013更新:
買入 #8102 上海復旦 6,000股 @ $6.46,最小抵抗點暫為 $6.34。

2013/08/01

價量交易記錄2013(十三)

買入 #0038 第一拖拉機 10,000股 @ $4.65,最小抵抗點暫為 $4.56。

買入理由:
1. 七月中旬日走勢出現了幾次價量互動,而週走勢亦於上週出現價量互動。
2. 中央逆回購緩和市場對資金流動性危機的憂慮,#2689 玖龍紙業股價或受此帶動升勢,對於資金面影響較大的公司股價或因此有正面啟示。
3. 日走勢開始轉勢,週走勢回穩,月走勢出現反轉。
4. 距離最小抵抗點不遠,交易風險較低。

2013/02/21

價量交易記錄2013(一)

最近市場出現調整,今天恆指跌至22,850點,距離「最小抵抗點」約300點左右,調整可能已接近尾聲,三月為年終業績月,市場或會牽動另一番炒作。

在這個調整階段,開始計劃本年度價量交易組合的基本細則,簡略如下:

起始資金:$81,879.80 (上年度記錄結餘)
每月儲蓄:$3,000.00

選股條件:
1. 月走勢呈上升趨勢的股票;
2. 業務具有基本因素或概念支持;
3. 股價在$0.50以上;

交易法則:
1. 每支股票的持股額約3萬元
2. 出現價量互動時買入,第一次買入的部位為持股量約50%;
3. 回吐至接近「最小抵抗點」時,或再次出現價量互動時加碼約25%;
4. 升幅超越上升走勢起始買點40%,停止加碼;
5. 出現「一日反轉」或跌穿「最小抵抗點」時沽出。

以#2369 中國無線為例,

1. 月走勢呈上升趨勢



2. 引用信報資料,2012年酷派智能手機銷量為1,500萬部,市佔率8%,取其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為$650人民幣,純利率為3%,1,500萬 x $650 x 3% = 2.925億,股份約20.88億,每股盈利為0.140人民幣 或 0.175港元,較去年增長約 41.2%,以股價$2.10港元計,市盈率為12倍,若然增長能持續,市盈率估值可進一步提升至16至20倍,約$2.80至$3.50港元。

智能手機產業亦處於活躍的週期,仍有很多發展空間及獲利機會。

3. 現價約為 $2.10港元;

4. 日走勢已出現價量互動,然而週走勢價量比較可靠,等待週價量互動出現時買入。

2013/01/16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完)

1月8日 #3323 中國建材出現一日反轉,惟筆者私事繁忙,直到今早以$11.80沽出。

總結此記錄的一些數據:

記錄期:2012年1月1日 至 2013年1月14日,共373天 (包括)
持貨天數:243天 (65%)
持現金天數:130天 (35%)

交易日:258天
出現價量互動天數:40天 (15%)
交易次數:11次
獲利次數:8次 (勝率 73%)
止蝕次數:3次

初始本金:$30,000
總儲蓄投入:$27,000
資金總投入:$57,000
獲利 (已扣除手續費):$24,879.8 (+43.73%)
同期股票升幅:+29.63%
同期恆指升幅:+23.72%

現值:$81,879.8

交易次數:有11次交易,可能有人會感到頻繁,但是單純以#3323 中國建材日走勢的價量活動頻率來說,並無異常,上市接近7年,平均每年的交易次數為10.4次,如果想減少一點交易次數,可以考慮用週走勢,交易次數會下降為6次,而月走勢的交易次數更少,只有2次。

交易績效:礙於週走勢和月走勢還未結束,以日走勢最後沽出價$11.80結算,績效上日走勢、週走勢、月走勢分別為 58.13%、44.58%及25.44%,被「儲蓄」攤薄後,績效會變為43.73%、34.44%及24.61%。

如果不考慮「一日反轉」的沽出訊號,交易次數會降為9次,而交易績效會微降至42.41%。

這是最後一次更新 #3323 中國建材的交易記錄,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參考性,有時間會談談這個記錄的一些經驗。

今年的價量交易記錄會由個股變為組合,當中細節還在思考當中。

2012/12/18

淺談風險管理(七)淺談一股獨嬴(中)

上回概說了一股獨嬴的起始買點、加碼點的操作與風險,今次談賣出點。

大部份股票作手擬定賣出點的方法是較為滯後,基本分析偏好者主要依靠業績報表,技術分析取向者則依賴價格型態(例如頭肩頂、島形頂、跌穿50天平均線等等...),這些訊號一般都是確立於正確賣點出現後一至六個月的時間,無論是升勢還是跌勢,一至六個月的股價變化可以相距千里之遙,對於一股獨嬴而言,無疑是個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我主要的判斷工具是「一日反轉」與「慣性波動」,已經解說過所以在此不談了,雖然此兩種方法能助我於兩天至兩星期內確立賣點,但我不鼓勵大家執著於我用的方法,每個人都應該使用能配合自己操作方式的法則,但對於一股獨嬴的交易策略,要有效地將不確定性化為風險,我的建議是必須擬定短時間內能確定賣點的法則。

另外,與起始買點及加碼點不同的是,成交量對賣出點的意義並不是很重要。

雖然股價見頂前後三個月的成交量通常會很大,但這個現象極其量只是一個警號,並沒有指標性,尤其對於散戶而言,幾乎沒有人能判斷這是否真實的倒貨量,如果你因巨大成交量而過早沽出,可能會錯過股價見頂前的颷漲走勢,並錯失20-40%的獲利。

大部份股票作手會在股價高漲時會抱有亢奮的情緒,這種亢奮的情緒一般會維持一至三個月,並降低他們的賣出意欲,即使股價已由高位下跌10-20%,他們往往是無動於衷,甚至大量買進,若干月後當他們開始質疑股價見頂,通常又會出現一波強勁的反彈,再次打擊他們的賣出意欲,但隨著股價大幅調整,他們如夢初醒,才會出現真正的倒貨量。

在整個下跌趨勢期間,成交量會變得鬆散且雜亂,對於交易沒有太大的幫助,但價是倒著跌的,價格反變成了重要的沽出指標。

「買入看價量、賣出只看價」對控制一股獨嬴的風險而言會有較大的優勢,主張一股獨嬴的股票作手幾乎都是希望短期內捕捉一個可觀的上升趨勢而獲利,進取的交易需要更為精準的操作法則與風險控制。

如果大家有玩過經典格鬥遊戲「STREET FIGHTERS」或「KING OF FIGHTERS」,或會明白大多數必殺技或超必殺技都會曝露極大的破綻,若然打空了,你很容易萬劫不復,所以一般玩家為了讓必殺技或超必殺技一擊即中,都會花時間苦練「連續技」(意思是透過一連串指令讓必殺技或超必殺技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及「進退策略」,務求於限時內KO對手,一股獨嬴的策略有點像玩格鬥遊戲,「連續技」的起手就如起始買點,之後的一連串指令就如加碼點,必殺技作結就如賣出點,而「進退策略」就如當交易後發現走勢不對板時,趁未破綻大露時抽身離開,又或者如何運用戰略去誘發「連續技」等。

就每個遊戲角色的特質不同,會有不同的「連續技」及「進退策略」,所以尋找適合自己使用的角色(交易法則)也是非常重要。

下回待續。

2012/10/2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七)

今天 #3323 中國建材出現一日反轉訊號,沽出所有部位,是次獲利約12%。

這個記錄已持續更新快將接近一年,相較其他股票作手,績效可能並不十分理想,但個人覺得算是不過不失,如無意外,本年度大概只會多出現一至兩次交易記錄,至於下年度會否繼續寫交易記錄,礙於工作及家庭有很多事需要兼顧,暫時還在考慮當中。

最近恆指不斷破頂,相較九月收市點 20,840,上升了接近1000點或4.4%左右,升幅不算強勁,然而某些個股的升幅十分驚人,整體市場的上升趨勢似乎將會持續,即使未來數天出現調整,本月出現恆指月價量互動的機會仍是十分之高,在大趨勢形成之前,宜多計劃交易清單及制定交易法則,不要執著於預測市場短期發生波動的概率,多留意個股的價量,順勢而為,畢竟股票作手追求的並不是明顯的上升趨勢,而是趨勢與趨勢之間的轉捩點,每支股票的價量變化能幫助你在未來的波動中滾存利潤,這也是我寫交易記錄想表達的一種觀念。





2012/10/10

純粹記錄 - 上證綜合指數的反轉訊號

九月份除了恆生指數出現價量互動,上證綜合指數似乎亦出現了反轉訊號,最小抵抗點約在2,003點,雖然現時部份數據仍不太樂觀,但股市通常比現市領先一年左右,也許已有部份股票作手對明年的實體經濟投下信心的一票。


2012/06/22

淺談慣性波動

慣性波動是從 Nicolas Darvas 書中的「箱形理論」所啟發出來的,因為還沒有透徹掌握其「箱形理論」的運作,因此我運用了 Jesse Livermore「最小抵抗線」來代替箱形的底部。

就如 Nicolas Darvas 所說,這種波動就如一個網球在天花版與地面之間不斷彈跳一樣,屬於物理學的重覆性運動,若有「外在力量」附加於網球上,它會彈得更高,或跌得更低。

市場有它的步伐,股票亦一樣,每支股票都有一個慣性的波動區域,該波動區域井然有序,為顯示其上升強度,它不會隨意穿越底部(即最小抵抗線),當股票處於「最小抵抗線」之上,無論它如何地波動,我都會視之為自然運動,不加理會,直至波動異常,跌穿最小抵抗線為止。

就以 #0751 創維數碼的週走勢價量交易記錄為例,解釋其「慣性波動」。


每當成交量異常上升,突破其均量線,繼而股價上升,就會出現價量點(或稱價量互動/ 關鍵點)。 價量互動非常重要,沒有量的上升多是假的,只有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價位才有進場的意義。價量點亦突顯了其走勢的慣性,通常價量點出現後,股價先會確認其最小抵抗點的強度,然後才一躍而上,就如 Nicolas Darvas 所說「當一個舞蹈家準備向空中跳躍時,他不是都先蹲下來嗎?」

通常第一次的跳躍都不會太強勁,因此箱底不要設定太深(請留意雙向箭咀),若跌幅太深,表示股價支撐太弱,就如圖中今年5月中的交易一樣,股價跌穿箱底,並無力回彈。

再次出現價量點之後,可以將箱底深度放大一點,原因是股價上升會吸引其他股票作手們的注意,短兵相接間會令其波動性提高。你可能會發現,若當週股價比上週低,下週若無法回升,通常走勢都會轉弱,或可以先行獲利觀望,但我習慣以箱底去作出場參考。

簡單來說,上升趨勢的波動會呈現某種跌序,故箱底之上的波動,就是其慣性波動,憑深度決定其箱底位置,配合箱頂得知其波動區域,若跌穿箱底,就是波動異常,應即時沽出。圖中四次交易,兩賺兩蝕,獲利約60%。

要注意的是,每支股票的慣性波動區域都不同,大家可以跟據圖表去觀察,或以統計數學模型算一算。

2012/03/23

淺談一日反轉

「一日反轉」,是一個概念非常簡單的沽出訊號,亦是我常用的交易參考,對於其定義,且先引用Jesse L. Livermore的論述:

「一日反轉的信號對我而言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一個讓我睡不著覺且提高警覺的信號。這種走法時常出現在長期行情的末端。我對一日反轉的定義是,當天的高點要高於前日的高點,但當日的收盤價卻低於前一天的收盤價,而且當日成交量也要比前一天大。」

 對於「當天的高點要高於前日的高點,但當日的收盤價卻低於前一天的收盤價,而且當日成交量也要比前一天大」這個型態定義,我有兩點補充: 

1. 「前一天的收盤價」最好收於當天較高位置;
2. 「當日的收盤價」最好收於當天較低位置。 
這樣會較為準確。不論是否處於長期行情的末端,出現「一日反轉」後,股價通常都是利空,原因是第二天股票作手間的短兵相接,尤其處於巨量的情況下,成交量較第一天為多但股價出現背馳,這是一種弱勢訊號,儘管如此,大多數的「一日反轉」,其利空都是非常短暫。

「一日反轉」的確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沽出訊號,但泛用性並不如「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為高。我發現「一日反轉」對於經常發生好淡爭持的股票及走勢是較為適用,這些股票的價量互動及慣性波動經常受背後衍生工具或沽空的對沖性影響,因此「一日反轉」的關鍵性與準確性相應會提高,例如 #2318 中國平安的日走勢,依我個人的價量交易法則,上市以來「一日反轉」出現了40次,當中有26次是處於上升趨勢的末端並涉及交易,當中交易有19次是獲利,7次是虧損,最大單一虧損只是約5%,在這些股票中「一日反轉」往往能令股票作手及時沽出及避免嚴重虧損。

但我必須重申,「一日反轉」並不適用於大部份股票及走勢,於「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五)」一文中亦有提及:

「我經常提及的「一日反轉」型態,原則上是一種「硬法則」,我察覺到有些股票經常性地出現這種型態,並降低了其交易績效,經過很多股票的反覆試驗,包括那些股的日周月走勢都嘗試過,最後發現有些股的個別走勢是不適用的,於是我對那些股的交易法則作出了調整,並強化其買賣次數、勝算及績效。」

「一日反轉」的特質是關鍵性,而非泛用性,反而「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才是股票作手較值得研究的沽出訊號。太依賴「一日反轉」,可能會令交易績效大幅下降,我舉一個例子,或許較容易令大家明白,下圖是 #2689 玖龍紙業於2006年的上升趨勢,其實亦是我的一個真實交易記錄,雖然當時我還沒有研究價量互動,獲利只是運氣使然,但後來做了交易檢討,從中發現了一些交易法則,並成為現時價量交易的基礎例證。

在這一波上升趨勢中出現了4次「一日反轉」(紅圈),每次出現後都有一段非常短暫的利空走勢,當中有3次涉及價量交易。但若忽視「一日反轉」,只集中於「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的訊號,勝算、交易次數、績效便大為不同,而獲利更幾乎相差了一倍。


每種沽出訊號都有其特質,「一日反轉」的特質是關鍵性,而非泛用性,準確度亦較「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為高,就如核武是強大的,但並不適合每場戰役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日反轉」雖然擁有相當高的關鍵性與準確度,但同時亦可以破壞法則的勝算、交易次數及績效,這一點股票作手必須多加留意。

2012/02/12

純粹記錄 - 太陽能股升勢結束?

或許因為經歷過2011年的慘痛教訓,由去年12月中的上升趨勢起點,到現時很牛的氣氛,大家面對交易普遍都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態,這是市場處於上升趨勢與下降趨勢「交接點」常見的情況,因此,這個階段是股票作手測試市場強度的最佳時機,從懷疑到相信畢竟需要過程,尤其是大型機構投資者,他們建立的部位很大,流動性是較低,所以他們比散戶更重視安全性,每一個決定的準備工作都不少,亦很仔細,不過有云「股市專修叻仔」,他們有時候也會被市場陷阱弄得狼狽不堪。

說回正題,週五太陽能版塊大幅調整,無一幸免。跌幅最大的是 #3800 保利協鑫,下跌了11.15%,日走勢看起來疑似「一日反轉」,其實非然,當日的高點沒有突破上一個交易日的高點。#0712 卡姆丹克太陽能同樣跌幅較大,#0750 興業太陽能跌幅則較少,可能是因為業務性質不同。

但我認為,太陽能股無論以日走勢還是週走勢,只是接近最小抵抗點,還沒有明確的沽出訊號,若以價量齊升的法則,其實可視為一個加碼點(週走勢)。在這個「交接點」時刻,如此巨量的成交(無論是相對值及絕對值)並不是一般散戶可以造成的,若然相信中期趨勢是向上,大型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把握這些機會(大量散戶因恐慌出脫持股)重點收集。簡單一點看,它們現時的股價依然站於上星期的收市點之上,我認為還未到達危險的臨點,當然保險一點獲利離場觀望也是可以的。


2012/02/04

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五)

4. 能反映失敗的原因

這篇是承接上一篇「3. 能時刻檢視現況」的,很多股票作手認為做一個持倉表格,加上觀看圖表及相關新聞就已經足夠,當交易運作順利時,這樣是沒有問題的,但若然買賣法則運作時遇上矛盾,甚至交易出現連續虧損,就無法顯淺地反映失敗的原因。

若交易法則沒有包含一直以來的交易紀錄,沒有買賣的相關說明,也沒有關鍵性的技巧,當交易遇上問題,就無法解釋自己為何做了當時的交易決定(即使是沒有買賣行為)。

交易紀錄永遠是解釋交易法則來龍去脈的重要檔案,你會看到當時那些是既定的指標(硬法則),那些是人為的決定(軟法則),這些行為對交易做成什麼的影響及結果,你的法則能否跑嬴或緊貼該股的股價走勢,若然無法跟上是否該轉換交易方式或修改法則甚至放棄交易該股等等。

在失敗的時候,你要為自己的交易過程作出分析,然後給自己說一個GOOD STORY,就如裝修工程,可能會因為天氣地區人力資源問題而影響進度,即使客戶可能不理解,也必須因應當中的阻礙作出進度調整,時刻要清楚那些問題的原因再進行修正,向客戶解釋並達成妥協。

無法具體反映失敗原因的紀錄,可能會令交易法則停滯不前。

例如,我經常提及的「一日反轉」型態,原則上是一種「硬法則」,我察覺到有些股票經常性地出現這種型態,並降低了其交易績效,經過很多股票的反覆試驗,包括那些股的日周月走勢都嘗試過,最後發現有些股的個別走勢是不適用的,於是我對那些股的交易法則作出了調整,並強化其買賣次數、勝算及績效。

成功與失敗的股票作手其中一項分別在於其修正錯誤的能力,較資深的作手能將其失敗的經驗反映在交易法則之內,若然沒有適當的紀錄系統,交易可能會面對很多阻礙,更別說正確地作出買賣決定的調整了。

2012/01/20

檢視價量,每一天的功課的另一個例子

#0590 六福集團今早暴跌了約8%,引起我的注意。翻看其日走勢價量記錄,昨日出現了「一日反轉」訊號。這個訊號是 Jesse Livermore 非常恐懼的,雖然最近升勢很強,但這個訊號並不只出現於價跌量升的情況,價升量升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的。


更新:#1259 青蛙王子下午出現「一日反轉」。


2012/01/18

檢視價量,每一天的功課

今天,我想談談兩支股的價量交易。不過我先申明,交易法則是個人經驗與理解的總結,對於自己信心或績效較強的法則,不要輕易放棄,而對於別人談及的法則,可視為一個參考。

首先是#1698 博士蛙國際,此股於1月12日出現建議賣點@$2.04,原因是連續四天「每況愈上」的強勁成交後,股價沒有預期的表現。

事後孔明,這次的沽出的確造成一點潛在利潤的損失,不過我還是無悔執行了自己的交易法則,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若過早沽出該持有的股票,市場很快會提醒我再次進場,今天出現了價量互動的買點,就是這樣的訊號。

上車不難,然而安全性應視為股票作手首要的考慮,一個較可信及安心的買點對任何股票作手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會導致少賺一點,但更多的時候保障了投入的資本。

總括而言,兒童產品股類的趨勢暫時不變,繼續上揚,所以#1259 青蛙王子及#1086 好孩子國際的部位還算不賴。

然後想談的是#1114 華晨中國,據報導指,華晨中國主席吳小安、行政總裁祁玉民,及非執董雷曉陽於本月11至13日,以每股$9.055至$9.132元,共減持562.6萬股,消息拖累股價今天暴跌9%,並出現「一日反轉」。

基於什麼理由令華晨中國多位高層紛紛減持股份,除了當時人,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知道,但從價量關係上,能否避開今天的暴跌?大家可參考以下最近一次的價量交易紀錄圖表。


自2011年9月,月走勢出現賣點後(月走勢的效益是較好),我已好幾個月沒有跟進#1114 華晨中國的價量,但我想說明,只要每天檢視一下持股的價量變動,單日暴跌的損失其實很大機會可以避免。

上圖顯示於去年12月21日,出現第一個價量買點,之後於1月10至12日期間, 即是華晨高層沽售的日子,價量再次表現相當活躍並出現加碼買點,當然…我們當時是不知道這個量是沽還是進,道理上這樣明顯的成交量應對股價具有正面的意義,但事實卻是相反,連續三天的最高價位都很接近,無法突破,但這不是關鍵,關鍵在於股價跌至最新買點的止蝕位(對我而言這是個反轉關鍵點),只要加碼買點的部位不多於第一次買入的部位,這次價量交易只是輕微虧損。

另一實例,是#2319 蒙牛乳業,可參考舊文「不要妄想在下跌趨勢中賺錢」的圖表。

我想談論的是,股票作手在買入股票後,應每天檢視它們的價量活動,縱然工作比較繁忙,也要抽出時間檢視,只要買入的股票不太多,通常不會花上半小時,以華晨及蒙牛的例子,即使錯過了當天的沽出時機,翌日的交易時段也來得及出脫持股。檢視價量,是股票作手每一天的功課。

最近不少股票作手談論轉勢與否,短期而言,趨勢確是持續向上,而恆指的價量異動始於去年12月16日,跟現時較強股類的起點相約,雖然現時很多股票已回升不少,但我還沒有太在意牛熊之別,原於個別股票總有差異,持續檢視價量,順勢而為,獲利的機會自會大大提高。

2012/01/08

不要妄想在下跌趨勢中賺錢

關於網友Manfred_1234 #0906 中糧包裝大幅虧損的問題,我曾經也經歷過,2008年買入#0902 華能國電,令我損失了投入資金的60%,2009年痛定思痛後賣出,買入#2313 申洲國際,於2010年補回此部位的損失。

經歷了兩個較大型的股市循環,我得出一個概括但清晰的結論:不要妄想在下跌趨勢中賺錢(衍生工具除外,但我不懂)。

#0906 中糧包裝自上市以來,一直處於下跌趨勢,從上市後半年的價量可以看到,成交量的委縮反映了股價的脆弱,對比另一隻上市時間差不多的新股#1234 中國利郎,可以明顯看到它們之間相似與不同的地方。



兩者不同的地方是,#1234 中國利郎曾經歷一段上升趨勢,獲利算是不錯;而相似的地方是,「一日反轉」過後,它們都步入了下跌趨勢,價量再沒有產生交易指示,若於此時期投入資金,最終都會虧損。

就如#0179 德昌機電一樣,下跌趨勢中的交易都是虧損。當然,日走勢、週走勢及月走勢的交易績效各有優劣,但交易法則不應差別太大。

以下是一些於2011年大幅下跌的股票,以及價量互動所產生的交易指示。多留意價量關係,大部份情況下,能於股價暴跌前出脫手上的部位。

賺錢固然重要,然而避免大幅虧損才是首要。




至於年度表現的公開,個人覺得沒有什麼意義,除非是基金經理。大部份股票作手都明白,手上的股票幾乎都跨年度持有的,而賺多少倒是沽出那一刻才算實際,紙上利潤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

P.S. Manfred_1234,不要放棄,繼續努力。

2011/11/28

淺談走勢上的價量特質

#0027 銀河娛樂、#0189 東岳集團、#3323 中國建材都是在上一次大型上升趨勢的強勢飆股,這些領先股類都是觀察市場重要的參考指標,它們的興衰往往帶領著股票作手的交易情緒。

最近大市相當疲弱,很多強勢飆股已慢慢步向下跌趨勢,其中 #0027 銀河娛樂與 #3323 中國建材早已於11月初出現「一日反轉」的沽出訊號,沽出訊號過後,股價不久已呈弱勢,成交量也明顯萎縮不少,但這對下一次「價量互動」的推算或者是好事,再次引用 Nicolas Darvas 的買入法則,這是理由。

『即將站上最高價的股票,成交量會放大,然而,成交量大本身並不重要。要找的是平常交投相當淡靜,最近成交量卻顯著增加的股票,當中的哲學是:不管是股票,還是一般人,任何種類的異常行為,總有它的意義 。』

而 #0189 東岳集團與昨日說過的 #1044 恆安國際亦於上週出現沽出訊號,餘下的強勢股已所餘無幾。

再分享一下走勢上的「價量互動」特質,很多人覺得日走勢很多雜訊,改用週走勢做交易指標,認為雜訊較少,不會妨礙交易;只是,當隔離那些雜訊同時,亦隔離了不少有用的訊號,同樣妨礙了交易獲利。例如 #3323 中國建材於2008年10月29日出現明顯價量互動,短短4個交易日,獲利104%,然後於11月7日再次出現價量互動,3個交易日獲利40%,這是週走勢不能捕捉得到的獲利。

Jesse L. Livermore 的交易法則,大都是用日走勢去表達,但他沒有被那些雜訊妨礙他的交易,因為他只集中對他有意義的訊號,除了有意義的訊號,其他的一概不理。

因此,除非價量波動較小,週走勢的交易效益很多時不及日與月走勢,不是每一支股都適合週走勢,月走勢雖然比週走勢更少雜訊,但其明顯的勢頭,令股票作手省了不少分析時間,所以比週走勢的勝算更高。

總結一下:
日走勢:投入時間與買賣次數較多,交易效益通常是較高。
週走勢:投入時間、買賣次數、交易效益因股而異,變數較大。
月走勢:投入時間與買賣次數較少,交易效益也是不錯。

只要集中留意強勢飆股,每年都總有一至兩次機會,可以令投入的資本擴大一半甚至超過一倍,重要的是對「價量互動」的了解與「紀律」的執行。

 
 #0027 銀河娛樂 10月6日買入,11月3日沽出,獲利約57%。
#0189 東岳集團 10月6日第一次買入,10月18日沽出,獲利約34%;10月26日第二次買入,11月25日沽出,獲利約6%。兩次獲利共約43%。

#3323 中國建材 10月7日第一次買入,10月14日沽出,獲利約18%;10月24日第二次買入,11月1日沽出,獲利約21%。兩次獲利共約43%。

2011/11/27

純粹記錄 - 恆安國際,維達國際

近兩個月的強勢股中,一定離不開 #1044 恆安國際與 #3331 維達國際這兩支內地衛生紙姊妹股,只是,#1044 恆安國際已於11月24日星期四出現了沽出訊號。

再分享一些「價量互動」經驗,我現在主要依靠兩種方法沽出股票,第一種是「反轉關鍵點」,第二種是「一日反轉」。

這兩個沽出指標都是出自Jesse L. Livermore的交易法則:

「反轉關鍵點的出現幾乎都會伴隨著成交量的大增,買進的人與忙著出場的人,短兵交接;相反操作時亦然,成交量的增加是重要的因素,通常當日成交量會比日均量暴增50到500個百分點。」

「一日反轉的信號對我而言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一個讓我睡不著覺且提高警覺的信號。這種走法時常出現在長期行情的末端。我對一日反轉的定義是,當天的高點要高於前日的高點,但當日的收盤卻低於前一天的收盤價,而且當日成交量也要比前一天大。」

#1044 恆安國際於11月24日星期四出現的沽出訊號屬於後者,雖然成交只是增加26%,並不算是明顯的成交異動,但建議不要對這個值有所執著,重要的是訊號的意義,成交比前一天增加,卻沒有「價升量升」的效果,收市價比前一天低,似是承接不繼的現象,而11月25日星期五的最高價低於前三天的最高價,成交量減少,價量似乎開始走弱。

#3331 維達國際則於11月25日出現最新的建議買點,而自10月6日出現第一個建議買點後,之後每一個建議買點的價位一個比一個高,以近兩個月的市場氣氛,其走勢的確很強勁,隨著姊妹股#1044恆安國際出現沽出訊號,這個最新建議買點會否是「反轉關鍵點」,繼續觀察。




這兩支股的基本分析,有時間再寫。值得注意的是,強勢股類不斷出現沽出訊號,很可能表示市場走勢開始轉弱並步向另一個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