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包含「箱形理論」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箱形理論」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06/22

淺談慣性波動

慣性波動是從 Nicolas Darvas 書中的「箱形理論」所啟發出來的,因為還沒有透徹掌握其「箱形理論」的運作,因此我運用了 Jesse Livermore「最小抵抗線」來代替箱形的底部。

就如 Nicolas Darvas 所說,這種波動就如一個網球在天花版與地面之間不斷彈跳一樣,屬於物理學的重覆性運動,若有「外在力量」附加於網球上,它會彈得更高,或跌得更低。

市場有它的步伐,股票亦一樣,每支股票都有一個慣性的波動區域,該波動區域井然有序,為顯示其上升強度,它不會隨意穿越底部(即最小抵抗線),當股票處於「最小抵抗線」之上,無論它如何地波動,我都會視之為自然運動,不加理會,直至波動異常,跌穿最小抵抗線為止。

就以 #0751 創維數碼的週走勢價量交易記錄為例,解釋其「慣性波動」。


每當成交量異常上升,突破其均量線,繼而股價上升,就會出現價量點(或稱價量互動/ 關鍵點)。 價量互動非常重要,沒有量的上升多是假的,只有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價位才有進場的意義。價量點亦突顯了其走勢的慣性,通常價量點出現後,股價先會確認其最小抵抗點的強度,然後才一躍而上,就如 Nicolas Darvas 所說「當一個舞蹈家準備向空中跳躍時,他不是都先蹲下來嗎?」

通常第一次的跳躍都不會太強勁,因此箱底不要設定太深(請留意雙向箭咀),若跌幅太深,表示股價支撐太弱,就如圖中今年5月中的交易一樣,股價跌穿箱底,並無力回彈。

再次出現價量點之後,可以將箱底深度放大一點,原因是股價上升會吸引其他股票作手們的注意,短兵相接間會令其波動性提高。你可能會發現,若當週股價比上週低,下週若無法回升,通常走勢都會轉弱,或可以先行獲利觀望,但我習慣以箱底去作出場參考。

簡單來說,上升趨勢的波動會呈現某種跌序,故箱底之上的波動,就是其慣性波動,憑深度決定其箱底位置,配合箱頂得知其波動區域,若跌穿箱底,就是波動異常,應即時沽出。圖中四次交易,兩賺兩蝕,獲利約60%。

要注意的是,每支股票的慣性波動區域都不同,大家可以跟據圖表去觀察,或以統計數學模型算一算。

2011/07/12

Nicolas Darvas 買入法則

1. 一支股票的價格正在上漲,我才去買它,這是我買它唯一的好理由。一出現這種事,就不需要其他的理由;沒出現這種事,則其他的理由都不值得考慮。

2. 連續三天未能升抵前一天的高價,箱形區的頭部便可以確立;連續三天下挫,但沒有跌破的最低價格,便能確立新的底部。

3. 選股時,看這支股票有沒有超越它的歷史性高位,或者即將超越它的歷史性高位,並且藉觀察報價接近它的歷史性高位(但連續三天沒有穿越),確立它的箱形區上限。

4. 在股票清單快速從上往下瀏覽,比較每一支股票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當看到某支股票52週的最高價至少是最低價的兩倍(即上升100%以上),便再看看它當週的最高價。如果最高價等於或者和52週最高價相差不遠,便記下此股。

5. 粗選出來的股票,一定要進一步研究才買進。

6. 如果處於或接近52週的最高價,卻距歷史高位還有一段距離,自動剔除,不管它看起來多麼吸引。

7. 即將站上最高價的股票,成交量會放大,然而,成交量大本身並不重要。要找的是平常交投相當淡靜,最近成交量卻顯著增加的股票,當中的哲學是:不管是股票,還是一般人,任何種類的異常行為,總有它的意義。

8. 對於感興趣的股票,公司的事務除了絕對有必要知道之外,其他一概不去了解,人很容易被不相干的因素影響,但必須知道,選中的股票是從事靜如止水的行業,還是活力充沛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