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經常在買入後擔驚受怕,即使是設定了止蝕點,卻沒有因此而減少壓力。每個人都明白,股票交易的風險非常之高,同時又沒有跟進股票的現況(除了股價),往往錯過了買賣的良機。
就如家居裝修一樣,業主總會頻繁地跟進其進度,並作出反應及意見;若交易後能時刻檢視股票的價量或技術走勢的現況,感覺便會更為安心了。
未能把握股票的現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做記錄,或過份依賴即時分析工具,Jesse Livermore都有提及做筆記的重要性,而且盡可能自己親手做。
相信大部份的股票作手在交易前都搜羅了很多資訊才決定買入/沽出一支股票,只是太多個別的資訊恐怕會做成交易運作的混亂,說一點題外話,最近BLOG友CL兄開發的「港股搏奕系統」(非常建議大家使用),有一個很好的功能叫「一目板塊圖」,其中「一目」這個詞對於做記錄別具意義,當你想檢視持股現況時,你要翻看那些個別的資訊,又要再分析,又要做總結,十分費時,而且容易出錯,若然你能從一開始就建立一個「一目了然」的記錄系統,將所有重要的資訊同時反映在同一份記錄上,令相關法則有所依據,交易績效與心理壓力必然有所改善。
William O’Neil 書中(圖勝天下下卷 Page 223)亦有一張當年建議買入多姆石油的圖表記錄,無論以筆記還是圖文並茂,一個完善的記錄系統對於交易法則的持久發展都是正面的。
我習慣每天都會做一些記錄,多忙至少也會更新持股的一些數據,所以我很清楚自己的交易狀況。我會記錄每天的股價、成交量、相關新聞資訊、日週月走勢、模擬/真實績效、姊妹股走勢,買賣股價、止蝕點、加碼點等等,再而決定如何買賣(我不是純粹的程式交易,當中有人為的調整或決定),這樣做能促使交易法則與交易運作上的調和融合,更可以隨時檢視買賣失敗的原因,再而得以改進,不斷強化交易的績效。
以下是 #0669 創科實業的紀錄例子,純粹是文章參考,不涉及任何交易指示。
日常數據/交易記錄(一部份)
走勢比較/ 交易績效記錄
姊妹股觀察(石油類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