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包含「儲蓄」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儲蓄」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01/02

價量交易記錄2013(完)

總結本年記錄的一些數據:

記錄期:2013年1月15日 至 2013年12月31日,共350天 (包括公眾假期)
交易次數:65次
獲利次數:39次 (勝率 60%)
止蝕次數:26次

初始本金:$81,879.80
儲蓄投入:$36,000
2012-2013 資金總投入:$93,000
上年獲利 (已扣除手續費):$24,879.80 (+43.73%)
本年獲利 (已扣除手續費):$56,231.29 (+47.70%)
2013同期恆指升幅:+0.18%
2013同期道指升幅:+17.73%
2013同期納指升幅:+30.37%

現值:$174,111.09 (兩年績效 +87.22%)

2013年對我來說,是充滿驚喜的一年,從家庭工作到交易,意想不到的事太多,雖然公私均忙(仍是這句),但從未感覺怠倦,這種狀態似乎暗示自己將走進人生另一個階段。

説回交易,本年運用的法則與去年相比並沒有太大分別,網誌記錄由個股變成組合,私倉則加入了衍生工具-指數牛熊證的部位,雖然網誌記錄與私倉的持股並非相同,而網誌記錄的交易亦較私倉保守,但選股上仍然是取強捨弱的策略,技術面上主要集中大幅跑嬴恆指的個股,而基本面上則集中營業額及盈利穩定成長並於走勢出現突破的行業。

買賣點方面,價量互動仍然是主要買入訊號,由於考慮到中港經濟的不確定性,在接近「最小抵抗點」或起始買點才會買入較大的部位,而賣點方面,繼續參考「最小抵抗點」及「一日反轉」形態,然而發現「最小抵抗點」似乎並不適用於短打的衍生工具上,最近研究「賣壓比例」,或者能日後另一個沽出訊號,希望日後能做一點分享。

今年美股氣勢如紅,新興市場市況波動,專家們於下半年紛紛見高抬見低踩,是人之常情,雖然兩地指數升幅的差距是十分大,但人性的貪婪並沒有改變。觀察身邊一些朋友,在下半年投入美股的績效並沒有如指數般巨大的差距,甚至有朋友 "ALL IN" 美股而獲得虧損,這樣的結果似乎多少與「存活者偏誤」有些關係,當取得的資訊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比如看到有人在美股獲利甚豐,這樣的資訊很可能與實際情況有著不少的偏差,令股票作手高估了成功的機率,忽視技巧、法則、策略等交易考慮,以更大風險代價搏取概率差不多的機會。

如果你抱著「更多的技巧也不及更好的運氣」的心態,這無疑是非常危險,雖然市場走勢帶有隨機性,但成功的股票作手絕對並非完全是隨機致勝,他們只是在隨機性中找到致勝的關鍵,當你因美股的強勢而蠢蠢欲動,最好還是先做一點功課,綜合多方面的資訊,擬定一些進退策略,看看自己是否過份樂觀,中港股市也是同樣,採中庸之道,避免過份悲觀,失去客觀的分析。

2013年的市況確實非常波動,但不乏領漲行業,如科網、濠賭、醫藥、環保等等,而指數走勢亦是一貫明顯,無論是屬於技術分析、基本分析或價值投資,只要沒存有偏誤,持盈保泰似乎並非想像一樣艱難,風險與機會永遠並存,只要順勢而為,心態中庸,績效自會改善。

本年交易記錄著實寫得太簡陋,有太多的改善空間,現在正考慮來年的記錄形式,希望會寫得更好。

2013/02/21

價量交易記錄2013(一)

最近市場出現調整,今天恆指跌至22,850點,距離「最小抵抗點」約300點左右,調整可能已接近尾聲,三月為年終業績月,市場或會牽動另一番炒作。

在這個調整階段,開始計劃本年度價量交易組合的基本細則,簡略如下:

起始資金:$81,879.80 (上年度記錄結餘)
每月儲蓄:$3,000.00

選股條件:
1. 月走勢呈上升趨勢的股票;
2. 業務具有基本因素或概念支持;
3. 股價在$0.50以上;

交易法則:
1. 每支股票的持股額約3萬元
2. 出現價量互動時買入,第一次買入的部位為持股量約50%;
3. 回吐至接近「最小抵抗點」時,或再次出現價量互動時加碼約25%;
4. 升幅超越上升走勢起始買點40%,停止加碼;
5. 出現「一日反轉」或跌穿「最小抵抗點」時沽出。

以#2369 中國無線為例,

1. 月走勢呈上升趨勢



2. 引用信報資料,2012年酷派智能手機銷量為1,500萬部,市佔率8%,取其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為$650人民幣,純利率為3%,1,500萬 x $650 x 3% = 2.925億,股份約20.88億,每股盈利為0.140人民幣 或 0.175港元,較去年增長約 41.2%,以股價$2.10港元計,市盈率為12倍,若然增長能持續,市盈率估值可進一步提升至16至20倍,約$2.80至$3.50港元。

智能手機產業亦處於活躍的週期,仍有很多發展空間及獲利機會。

3. 現價約為 $2.10港元;

4. 日走勢已出現價量互動,然而週走勢價量比較可靠,等待週價量互動出現時買入。

2012/05/2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六)

#3323 中國建材今天再次出現價量互動,更新最小抵抗點參考至 $8.83。對於最近水泥股的異動,還沒有一個較明顯的基本面解說,而市場預測中央會就經濟增長放援而加強基建及保障房的發展 ,極其量只是一個憧憬,令是次買入變得較為投機。

2012/04/17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三)

今天 #3323 中國建材股價跌穿了最小抵抗點 $10.42,並於$10.26 沽出,獲利約 8.8%,是次價量買點與最小抵抗線參考如下圖。




網友HONG提問價量買點與最小抵抗點的判斷,簡單來說,我是透過幾個數學模型及統計數據來做分析,當然亦會考慮較為抽象的基本面/ 消息面資訊,比如這次#3323 中國建材日走勢的第一個價量買點,是參考過去一個月的日均量,輔以威廉指數與RSI相對強弱指數而決定,至於最小抵抗點則是參考過去走勢統計出來。

3月27日價量買點的主要確立因素:
1. 當天的成交量高於過去一個月的日均量接近一倍
2. 前一天威廉指數(10) > -90
3. 前一天RSI(5) - RSI(10) > -10
4. 股價上升> 3%

不過我必須申明,這種方法幾乎不適用於其他股票,每一支股票我都會定下不同的交易法則,我亦會定期檢討法則的可行性,今次能用的不代表下次都一樣,不同走勢亦會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例如姊妹股觀察、資金控制等等。

另外,我想於此價量交易記錄中加入「儲蓄」,致富不外於開源節流,「儲蓄」乃理財之根本/ 基礎(節流),加上適合的交易法則(開源),可生「事半功倍」之效。「儲蓄」之所以知易難行,除了生活上種種鼓勵消費的誘因外,亦因為「儲蓄」的成效比較慢,過程需要耐性。如下圖所示,經過兩個月的儲蓄,加上之前的獲利,使本金增加至可多買一手 #3323 中國建材,令是次獲利提高一倍,然而對整體獲利而言效果暫時未算明顯。

關於「儲蓄」,有機會再分享。


最近工作較忙,「淺談風險管理」可能要到週末才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