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12/18

淺談風險管理(七)淺談一股獨嬴(中)

上回概說了一股獨嬴的起始買點、加碼點的操作與風險,今次談賣出點。

大部份股票作手擬定賣出點的方法是較為滯後,基本分析偏好者主要依靠業績報表,技術分析取向者則依賴價格型態(例如頭肩頂、島形頂、跌穿50天平均線等等...),這些訊號一般都是確立於正確賣點出現後一至六個月的時間,無論是升勢還是跌勢,一至六個月的股價變化可以相距千里之遙,對於一股獨嬴而言,無疑是個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我主要的判斷工具是「一日反轉」與「慣性波動」,已經解說過所以在此不談了,雖然此兩種方法能助我於兩天至兩星期內確立賣點,但我不鼓勵大家執著於我用的方法,每個人都應該使用能配合自己操作方式的法則,但對於一股獨嬴的交易策略,要有效地將不確定性化為風險,我的建議是必須擬定短時間內能確定賣點的法則。

另外,與起始買點及加碼點不同的是,成交量對賣出點的意義並不是很重要。

雖然股價見頂前後三個月的成交量通常會很大,但這個現象極其量只是一個警號,並沒有指標性,尤其對於散戶而言,幾乎沒有人能判斷這是否真實的倒貨量,如果你因巨大成交量而過早沽出,可能會錯過股價見頂前的颷漲走勢,並錯失20-40%的獲利。

大部份股票作手會在股價高漲時會抱有亢奮的情緒,這種亢奮的情緒一般會維持一至三個月,並降低他們的賣出意欲,即使股價已由高位下跌10-20%,他們往往是無動於衷,甚至大量買進,若干月後當他們開始質疑股價見頂,通常又會出現一波強勁的反彈,再次打擊他們的賣出意欲,但隨著股價大幅調整,他們如夢初醒,才會出現真正的倒貨量。

在整個下跌趨勢期間,成交量會變得鬆散且雜亂,對於交易沒有太大的幫助,但價是倒著跌的,價格反變成了重要的沽出指標。

「買入看價量、賣出只看價」對控制一股獨嬴的風險而言會有較大的優勢,主張一股獨嬴的股票作手幾乎都是希望短期內捕捉一個可觀的上升趨勢而獲利,進取的交易需要更為精準的操作法則與風險控制。

如果大家有玩過經典格鬥遊戲「STREET FIGHTERS」或「KING OF FIGHTERS」,或會明白大多數必殺技或超必殺技都會曝露極大的破綻,若然打空了,你很容易萬劫不復,所以一般玩家為了讓必殺技或超必殺技一擊即中,都會花時間苦練「連續技」(意思是透過一連串指令讓必殺技或超必殺技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及「進退策略」,務求於限時內KO對手,一股獨嬴的策略有點像玩格鬥遊戲,「連續技」的起手就如起始買點,之後的一連串指令就如加碼點,必殺技作結就如賣出點,而「進退策略」就如當交易後發現走勢不對板時,趁未破綻大露時抽身離開,又或者如何運用戰略去誘發「連續技」等。

就每個遊戲角色的特質不同,會有不同的「連續技」及「進退策略」,所以尋找適合自己使用的角色(交易法則)也是非常重要。

下回待續。

2012/12/11

淺談風險管理(七)淺談一股獨嬴(上)

這個話題已經冷落了一段日子,其實是未寫完的,今天再談一點。

很多人喜歡把所有資金都押在同一支股票上,但大部份有經驗的股票作手都不鼓勵這種做法,對我來說,交易的領域沒有絕對,也沒有對錯,每種做法都有利弊,關鍵是策略,而一股獨嬴的策略集中於如何處理其風險與不確定性。

控制一股獨嬴的風險主要是起始買點、加碼點與賣出點的配合,起始買點非常重要,幾乎都出現於上升趨勢未成之時,成交異動會為你提供這個買點的線索,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結實的起始買點並不會出現於下跌趨勢的末端,雖然下跌趨勢末端通常會有一波強勁的反彈(例如2008年11月初、2011年10月初),但這並不是一股獨嬴的正確時機,在未確定下跌趨勢結束之前,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而起始買點的重要性在於,在未來數天的走勢中告訴你獲利的機會有多高(同樣適用於週走勢或月走勢),一個正確的起始買點通常在買入後數天已有獲利,上下波動亦通常不會超過5%,起始買點是結合「時間、價格、成交量」因素的綜合性關鍵點,對於不能掌握起始買點的股票作手,一股獨嬴的不確定性會大大提高,亦不建議採用一股獨嬴的交易策略,還是乖乖用個股組合分散一點不確定性吧。

至於加碼點,它是風險控制的一部份,尤其對於一股獨嬴的策略而言,不要一開始在起始買點買太多或買盡,沒有人知道走勢會否突然結束,你所承受的風險有時候會超越意料之外,只要有良好的交易法則,一股獨嬴通常都會比個股組合獲利較高,所以反而必須限制虧損的幅度為先。

股票作手一般會採用高追及低吸兩種加碼方法,只是大部份股票作手都是「高追不看量」及「低吸不看價」,沒有量的升幅多是虛無的,是市場交易者的剎那情緒所帶動,過份投機的交易無法建構出扎實的買點,利用價量互動所產生的加碼點陷阱成本很重,代價也很高,沒有人會砍自己的身體去證明刀很鋒利吧?因此價量加碼點的買入風險往往是較低。

若於股票調整時加碼,要注意的是該調整是否自然有序,很多時候當股票由最高位向下調整10-15%,已經代表該次上升趨勢已告一段落,此時你要做的反而是沽出,而非加碼,這是很多股票作手沒注意的事情,而我通常會利用「最小抵制點」作為調整加碼點的參考,並待股價由「最小抵制點」反彈時才會加碼。

我個人偏好價量加碼點多於調整加碼點,雖然調整加碼點的潛在回報可能會較高,但一股獨嬴的交易策略必須以降低不確定性為優先考慮,有量的加碼點往往能制造一個檢視走勢的援沖區,當大量股票作手持有該股,即使股價已處於走勢頂部,通常都會有一段橫行走勢,此橫行走勢(援沖區)可以為你提供寬廣的沽出機會,相反調整時交投擠湧,未必有利於一股獨嬴的持股量。

由於絕大多數上升趨勢都不超過50%,不要在起始買點的40%以上加碼,而且盡量在首五個加碼點進行,首五個加碼點的價量互動通常都比較結實,隨著走勢變老,價量會變得鬆散,亦會較走勢起始波動,大大影響交易的心理質素,心態決定境界,一股獨嬴的持股壓力與組合往往不能相提並論(虧損資金1%與虧損資金的20%的1%之比已相差5倍),控制風險的要求會比較高。

下回待續。

2012/11/30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二十)

今天#3323 中國建材出現價量互動,最小抵抗點為$9.82,星期一買入。

更新:買入#3323 中國建材 @ $10.02

純粹記錄 - 心態決定境界

過去兩年,我開始建立價量並行的一套交易法則,經過了六百多支香港及外國股票的多次績效回測後,確立了其獲利的能力,但如果以為擁有一柄好劍就等於武功了得的話,實在有點天真,我明白實際操作上的經驗並不是憑藉回測或法則可以領悟,因此今年我做了一個測試。

這個測試主要的目的如下:

1. 人性因素對交易的影響;
2. 交易法則的檢討及修正;
3. 檢視實戰中的心理質素。

我將兩份等值的資金放在不同的交易戶口當中,並在其中一個戶口加入交易條件。

戶口A交易條件:
1. 每次只能交易一支股票;
2. 不能買在下降趨勢的股票;
3. 在前兩次回測中必須至少有一次是獲利記錄;
4. 必須具有基本面的因素支持;
5. 必須跟據交易法則行動,不做任何預測,不能因市況波動而選擇性跟隨;
6. 除非出現沽出訊號,否則不能中途換馬;
7. 必須每日記錄股價、成交量及其他相關資訊;
8. 每天反覆看一次 1 - 7的條件。

戶口B交易條件則不限。

先不說績效,我發現處理戶口A跟戶口B的心理質素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戶口A只能持有一支股票,所以做決定時會比較小心,買入時心情會有一點忐忑,交易後初期也會有一點不安,但隨著績效轉好,心情有很大的反差,變得自然平和,心情再沒有什麼阻礙,除了每日做一些檢視及記錄外,幾乎對持有的股票不太上心。

而戶口B沒有交易條件限制,買入時心情沒有太大壓力,亦沒有做太多功課,只帶點急功近利的心態做交易,反而持有時心情慢慢變得緊張,經常貼市,明顯感覺到信心與耐性的不足,並產生了對交易法則的動搖。

同時體會兩種心態上的變化是蠻有趣的經驗,從中我明白為什麼大多數股票作手的績效會大起大落,例如在處理戶口B的交易過程會不知不覺令自己情緒走向極端,賺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棒,輸的時候會很有挫敗感,亦容易偏離交易法則,買入訊號出現時會有恐懼,賣出訊號出現後猶豫不決;相反在處理戶口A上,心情是比較理性,可能被交易條件「洗了腦」,但當我放下戶口A的交易工作轉向處理戶口B時,很快便會回復至波動的情緒當中,要不是有一點交易經驗,恐怕戶口B會變得一團糟,更可能會賠了老本,現實中很多股票作手就因一個大錯而毀了信心,越做越錯,在波動市場當中,心理因素絕對不遜於技術因素,甚至是長期成功交易的重要關鍵。

交易次數方面,戶口A共有12次買賣交易(連加碼),而戶口B是158次,這同樣是不同心態上所產生的巨大差異。

最後是績效,戶口A約420%,而戶口B約57%,分別也很明顯,當然我認為戶口A的績效是有一點隨機成分,但我更相信心理質素在兩個戶口的績效因素比重會更高,礙於戶口B的記錄太長,我作了個比較簡單的列表作參考。




2012/10/30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八)

臨收市#3323 中國建材出現價量互動,未能及時買入,惟明天才交易吧,最小抵抗點暫為$9.07。

31-10-2012 更新:買入#3323 中國建材@$9.72。

近期新聞:

1. 中國建材公布旗下A股北新建材截至9月底止首3季業績,淨利潤4.3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35.16%;每股盈利76.2分。第3季淨利潤2.05億元,按年增長49.43%,每股盈利35.8分。

簡評:北新建材盈利佔中國建材盈利總和不多,似乎未乎合極利好因素。

2. 市傳中央醞釀水泥鋼鐵等八大行業兼併重組,加上內地谷基建穩經濟,水泥股昨日全面彈升。據悉,發改委將會把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產能,作為鋼鐵、水泥、汽車及電解鋁等八大行業的新項目審批前提,並支持有條件企業建立技術中心,財政部將牽頭落實各項工作,而國資委將進一步規範企業兼併行為。在政策傾斜下,水泥行業可望走出低潮。

2012/10/25

純粹記錄 - #1999 敏華控股, #1198 皇朝傢俬

#1999 敏華控股擁有基礎設計、研發及製造技術,並透過自營店舖及分銷商,於中國、香港、歐美等國家製造及分銷高檔層次真皮沙發及床墊及床上用品,主要品牌為「芝華仕CHEERS」,還有從事推廣木質傢具品牌「LAND」。

與#1198 皇朝傢俬比較像姊妹股,然而最近數月走勢開始各走各路,可能是業務各走極端,#1198 皇朝傢俬上半年每股盈利倒退88%,相反#1999 敏華控股半年發盈喜,並於10月初宣佈於2012年9月30日至10月7日的中國國慶黃金周期間,位於中國大陸的「芝華仕」及「愛蒙」品牌店共錄得人民幣1.43億元(相等於約1.75億港元)的開單銷售額。其中,集團旗下自營店舖在上述八天共錄得銷售額約5,550萬元(相等於約6,780萬港元),而由10月1日至7日七天的開單銷售額更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3.3%。


上年度股東權益回報率由前年度的20.11%降至9.6%,負債比率突然抽升,即使今年有相當的銷售增長,或需要留意公司財務狀況的改善。每股現金約1.68港元,派息比率維持於約40%,息率約3%,算是不過不失。

價量互動早於九月中出現,日走勢較為波動,但績效較好,但跟#1198 皇朝傢俬一樣,週走勢勝算是較高,雖然很多人質疑#1198 皇朝傢俬的基本面,但其週走勢的交易績效十分驚人,即使本年至今股價跌了50%,但憑藉價量互動的交易績效卻是40%。

過往#1999 敏華控股與#1198 皇朝傢俬的價量互動出現或結束時點都很接近,然而#1198 皇朝傢俬的價量交易於十月初時結束後,直至本週#1999 敏華控股再沒有出現價量互動,最小抵抗點暫約為$4.60,作為一支最近發盈喜的股票,其走勢的發展卻是耐人尋味。





2012/10/2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七)

今天 #3323 中國建材出現一日反轉訊號,沽出所有部位,是次獲利約12%。

這個記錄已持續更新快將接近一年,相較其他股票作手,績效可能並不十分理想,但個人覺得算是不過不失,如無意外,本年度大概只會多出現一至兩次交易記錄,至於下年度會否繼續寫交易記錄,礙於工作及家庭有很多事需要兼顧,暫時還在考慮當中。

最近恆指不斷破頂,相較九月收市點 20,840,上升了接近1000點或4.4%左右,升幅不算強勁,然而某些個股的升幅十分驚人,整體市場的上升趨勢似乎將會持續,即使未來數天出現調整,本月出現恆指月價量互動的機會仍是十分之高,在大趨勢形成之前,宜多計劃交易清單及制定交易法則,不要執著於預測市場短期發生波動的概率,多留意個股的價量,順勢而為,畢竟股票作手追求的並不是明顯的上升趨勢,而是趨勢與趨勢之間的轉捩點,每支股票的價量變化能幫助你在未來的波動中滾存利潤,這也是我寫交易記錄想表達的一種觀念。





2012/10/10

純粹記錄 - 上證綜合指數的反轉訊號

九月份除了恆生指數出現價量互動,上證綜合指數似乎亦出現了反轉訊號,最小抵抗點約在2,003點,雖然現時部份數據仍不太樂觀,但股市通常比現市領先一年左右,也許已有部份股票作手對明年的實體經濟投下信心的一票。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五)

沽出 #3323 中國建材@$8.43,昨天不為意收市價為 $8.33,已跌穿最小抵抗點 $8.35,今早開市後趁股價上升沽出,這次算是因禍得福。


股票作手經常討論什麼才是交易最重要的部份,就我檢討過去交易失敗的經驗所得,基本上沒有所謂最重要的部份,大家耳熟能詳的交易高手,比如現世的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已故的李佛摩、江恩等…都非依靠單一技巧或法則而成功,他們的交易法則總是一環緊扣一環,亦如讀書時那些績優生,都並非依靠某一科目的超卓成積而名列前矛,「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中有一句說話「人生是總和力」,我相信交易也是總和力,市場不斷在變,交易的領域也沒有彼岸,放下「最重要」的執著,花點時間去研究檢討交易的每個細節,才能融會貫通,走上較高階的交易層面。


2012/10/05

市況雜談 - 牛市再臨

恆指月走勢的價量買點已經出現,很多52週新低的股票亦開始反彈,現時買賣港股的不確定性似乎已大為降低,一個較長期且完整的上升趨勢很可能正在確立,積極的股票作手可憑藉其交易法則高追強勢股類,而保守的股票作手可考慮待大市調整時買進,亦建議將強積金續步投入較進取的選擇中。

2012/10/04

純粹記錄 - 恆指月走勢的價量互動

由去年6月中至今年9月,經歷了15個月的波動調整,恆指月走勢終於出現了價量互動,最小抵抗點為約20,200點左右,未來一兩個月的價量標誌著往後趨勢的關鍵性,通常新行程開始的首三個月會出現至少兩次月走勢的價量互動。

現時市場上的主流意見都仍是看淡或減持港股,中國政治危機或經濟硬著陸的聲音也很多,為了深入一點去了解實際的情況,我跟前上司(現於內地工作)及在內地的親戚朋友探討過這些問題,發現他們的看法跟香港的消息面似乎有點差異,他們普遍認同內地經濟環境跟早幾年相比是差了一點,但對他們的生計影響不大,更不認同危機之說。

或者有人認為翏翏數人的意見可能有點偏頗,但我覺得真正在內地生活的人應該會比大部份香港人或分析師的見解較為中肯及透徹,也是值得我們參考的資訊,畢竟香港人對內地人之間存在著不少利益衝突與矛盾,或會加深股票作手們對市場走勢判斷的主觀性與負面感。

對於股票作手而言,多參考不同的資訊與解說,取平衡與中庸之道,可以提升心理質素,交易績效自會有所改善。

2012/09/18

純粹記錄 - #2369 中國無線、#3888 金山軟件

#2369 中國無線自6月1日起回購了 7,200萬股(約佔總股份 3.34%),平均回購價約 $1.34港元,似乎顯示公司對本年度盈利增長有很大的信心。

本年升勢主要原因是傳中國無線的品牌「酷派」在國內廉價智能手機市場市佔率十分高(暫時沒法找到可靠的數據),市場憧憬其盈利增長可以持續。廉價手機市場的市佔率曾經是NOKIA的護城河,令其即使在智能手機冒起後,仍能維持其手機霸主地位一段時間,亦能為其策略發展提供一個緩衝期,因此早兩年很多企業都開始投放更多資源於廉價智能手機市場,爭奪這條護城河,我想這亦是中國無線此刻的發展策略。

最近傳中移動批出涉十億首批4G手機訂單,中國無線為其中一間中標企業,加上中期純利升28%,每股盈利升33%,均觸發股票作手對其的注意與憧憬。

日走勢、週走勢、月走勢早於6月已出現價量買點,無論是日走勢、週走勢或月走勢的成交量,均出現了顯著的變化,似乎股票作手們對其走勢抱樂觀態度。長期而言,週走勢績效上是最佳,日走勢為次,由於股價波動較大,最小抵抗點/ 止蝕點要定得比較低。

另一支最近持續出現價量買點的是 #3888 金山軟件,自7月19日後共出現了14個價量互動,公司最近進行了好幾次股份回購,但回購量只是蜻蜓點水,沒有啟示性。

中期純利升17%,每股盈利升16%,不過不失。

週走勢、日走勢成交量顯著提升,月走勢的價量還未確立,對於中期盈利走勢,股票作手似乎還未有足夠信心,暫時只能炒炒日走勢的價量。

2012/09/17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四)

由於調職後工作十分繁忙,不能定期更新網誌與交易記錄,故此 #3323 中國建材的最小抵抗點或其他資訊,我會張貼於網誌的右上角,方便有興趣的朋友留意。

2012/09/12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三)

#3323 中國建材於9月7日出現價量互動,買入@$7.72,最小抵抗點暫為$7.62。

近期相關新聞:

1. 【明報專訊】中國最大的水泥生產商中國建材(3323)前晚公布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利潤跌幅,公司並指7月銷量更按月再跌兩成,與其今年3月預測全年銷售量可有四成升幅、純利再增三成「完全可能實現」的趨勢相差甚遠。但管理層表示8月銷量增幅明顯,預計下半年將觸底回升,並估計年底前將兩次調高水泥價格。

上半年中建材的收入按年增長9.8%至38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純利按年下降47%至19億元,不派中期息。總裁曹江林表示,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水泥價格有明顯減幅,其中中聯水泥和南方水泥分別按年下降約10%和18%。

主席宋志平並未如3月時表示出對下半年的強烈信心,但認為水泥銷量自7月再跌兩成後在8月止跌,水泥價格普遍上漲,預期水泥行業頹勢將逐漸扭轉,並預計將在9月初和10月初分別上調水泥價格。宋又稱國內水泥市場供過於求,因此不會在下半年新增產能。

集團上半年負債率為259%,按年增57個百分點。宋稱比去年同期新增350億元貸款主要用於推進西南水泥的區域聯合重組。他強調由於重組時機難得,即使增加負債率也要積極推進。

來源:http://news.sina.com.hk/news/51/1/1/2753890/1.html

2012/08/17

純粹記錄 - #0874 廣州藥業(續)

早兩天還是不敢看好的 #0874 廣州藥業,經過連續三天成交量增強(A股亦然),本週出現了價量互動,最小抵抗點暫時約在$14.80左右。

2012/08/15

純粹記錄 - #0874 廣州藥業

昨日#0874 廣州藥業上升10%,表面上是帶量上升,但只要觀看週走勢,便會發現量能正在萎縮,在這個時點追入似乎有點衝動。

若要增加交易#0874 廣州藥業的勝算,建議留意其週價量,以下是過去三年利用週價量的交易記錄,暫時還沒有需要止蝕的交易,共5次交易總獲利接近10倍,相信週價量繼續是反映其轉戾買點的重要指標。

另一建議是同時留意其A股的週價量,AH之間的價量是很相似,但價量互動的基準或需要一點微調。


最近看了幾篇有關 #0874 廣州藥業的分析,利淡參半,各有道理,對於錯過了#0874 廣州藥業強勁升勢的人來說,不用著急,靜待時機,順勢而為,至於那些分析的準確性,還是留待時間的引證吧。

個人認為本週出現價量互動的機會不大。

2012/08/1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二)

今天 #3323 中國建材跌穿了最小抵抗點 $7.86,再一次止蝕離場,記錄如下:


未完待續.....




2012/08/02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一)

昨日買入中國建材,最小抵抗點暫為 $7.75。 

季度盈警、需求減弱、售價趨勢下降未停、甚至乎報表數據不合理等,的確令很多股票作手看淡水泥股,雖然我的基本面分析只有半桶水(甚至更少),但似乎看不見行業性的迅即危機(事實上我亦覺得#3323 中國建材商譽值的部份是不合理),所以暫時不敢武斷其股票價值,畢竟是有價有量的交易訊號,所以我亦會繼續完成此價量交易記錄的操作。

近日新聞:

1. 交易所的權益披露顯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以每股平均價7.471元,增持中國建材,完成後持有H股的股權由4.83% 升至5.02%。

根據GIC 對上一次申報,該主權基金曾在5月減持中國建材274.8萬股H股,每股平均價8.89元,上次以較高價格沽出後,昨再以低位增持。

中信證券一份研究報告就表示,北京以及中國多個地區最近都面臨水災,未來重建工程開始後,對建築材料的需求有支持。

2. 2012年上半年,中國建材集團資產總額達到2451.8億元、同比增長39.7%,完成營業收入923.4億元、同比增長9.2%。

集團世界500強排名大幅上升120個名次至365位,穩居全球建材企業第2位。

積極推進和完善水泥等業務聯合重組和結構調整。

「三新」產業發展迅速,一批石膏板、風力葉片項目竣工投產,進一步優化在全國的產業布局;新型房屋業務增長較快,啟動了年內發展50家分銷商的拓展計劃;TFT液晶玻璃基板等產品銷量穩步提升。

加強科技創新和產研協同,落實和申報一批國家科技項目,自主研發的多項技術成功應用于遙感衛星和「神州九號」飛船;落實重大產研合作項目,特種水泥生產技術、重大工程用混凝土技術、節能降耗技術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進「大建材國際化」戰略,進出口貿易結構進一步調整,海外工程簽約數量與質量不斷提高,海外投資建廠進展順利。

3. 大陸政府將擴大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提振水泥需求。

4. 據行業統計資料顯示,7月底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每噸328.5元人民幣,雖然西部地區仍未止瀉,但東北地區已止跌回升,華東及華南地區亦已接近歷史低位。

華北地區:略有調整。北京市場成交價小幅回落,幅度每噸10元,目前北京各攪拌站水泥到位價差異較大,主要是因資 金短缺所致,最高的價格在每噸 400元,最低的每噸300元,墊資經銷商可賺取每噸100元左右利潤。

近日,雖有主導企業以超低價向市場拋售,但是由於量少且只 是給到經銷商手裡,到攪拌站價格並不低於市場價,加之中小水泥進入北京的量 大幅下降,所以本地企業直銷價格繼續維穩,後市價格變動的可能性較小。

天津價格仍在底部持穩,下游需求疲態不改,估計8月下旬需求才會逐漸恢復;唐山本地銷售價格繼續保持平穩,據瞭解,唐山主導企業有兩條熟料生產線處於停產中,其他企業也只有兩三家生產線是正常生產,大多數企業都處於庫滿停產狀態。

山西太原水泥價格暫時平穩,熟料價格下調每噸20-30元。熟料價格下調主要是受石家莊低價進入影響,熟料送到價在每噸250元左右,依靠運煤返城車;後市水泥價格也有走低的趨勢,目前石家莊的水泥還沒有正式進入太原市場,但已在恰談客戶中,而測算兩地之間的價差,估計太原需要下調每噸20-30元,石家莊水泥進入的優勢才會減弱。

內蒙下游需求仍然較差,各企業庫存高位,部分企業生產線處於停產中。

東北地區:小幅下調。瀋陽主導企業價格再次小幅走低每噸5-10元,周邊本溪、遼陽走低每噸20-30元,累計下調每噸20-40元,調整後的價格仍在每噸400 元以上。

黑吉兩省價格繼續保持平穩。

2012/07/30

市況雜談_20120730

受歐洲央行總裁支撐歐元的消息影響,上週四歐洲股市全線上揚,而上週五恆指亦出現「反轉」,令其下跌趨勢迅即逆轉,並出現價量互動,最小抵抗點暫約為18890點。

缺乏關鍵性的催化劑,現時強勢指數股上升空間不夠,弱勢指數股下跌空間有限,短期內指數趨勢的迅即逆轉情況,有可能會持續,捕捉指數趨勢要比較貼市。

最近股票作手的愛股 #0874 廣州藥業,其上升趨勢自跌穿其最小抵抗點$16.70後,暫時已告一段落,若想買入,建議留意其週走勢的價量,更可靠的可以同時留意A股的價量,勝算會大大提高。

國家發改委即將公布新一輪藥品降價方案,涉及品種將包括抗腫瘤藥、血液制品藥物等。據了解,此輪藥品降價幅度最大有可能超過20%。醫藥股的盈利增長可能會轉弱,其股價強勢亦可能無以為繼,盡可能提高一點止蝕/賺目標。

2012/07/25

市況雜談_20120725

現時大市的情況非常不樂觀,上週五恆指的跌勢已是利空走勢的開端,昨日更跌穿了其最小抵抗點18970點,下跌趨勢明顯已經確立。

不鼓勵任何作多行動,若不善於跌勢賺錢,可以考慮減持股票,或持觀望態度,留意一下跌勢中的強勢股類,無論美國、歐盟、中國等等如何為經濟前景辯說,價量始終反映了股票作手的交易取態,不要執於「估底」,甚至「撈底」。

2012/07/17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十)

跌穿最小抵抗點,沽出 #3323 中國建材,是次虧損約3.76%。



最近看了天影地俠的博文「中国建材150亿元的商誉黑洞」,即使我的基本分析是吊車尾,也是嚇了一跳,當中涉及#3323 中國建材估值上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值得花一點時間細閱研讀,天影地俠還有其他對 #3323 中國建材的指控,較近期的如下:
中国建材的幕后黑手!
中国建材152亿元商誉悬顶
中国建材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吗?

儘管如此,#3323 中國建材的價量交易記錄仍然會繼續,維持一年的決定亦不會改變。

2012/07/0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九)

今日買入中國建材 @ $8.42,成交異動至一個月以來高位,最小抵抗點暫為 $8.17。

最近水泥股頻頻發出盈警,料中期純利大減,部份水泥股被拋售,#0691 山水水泥、#0743 亞洲水泥、#0914 安徽海螺水泥、 #1313 華潤水泥 、#1893 中材股份、#2009 金隅股份等股價跌至近一年低位,而#2233 西部水泥、#3323 中國建材則跌至近六個月低位。

在大部份股票作手看淡的同時,淺談一下水泥業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一份中國水泥製造業的報告指,「2011年全國水泥製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為1439億元人民幣(同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完成381億元、452億元、607億元。」其中中國西部的投資佔比最大,比重為42%,似乎中國西部的市佔率成為水泥股的強弱的其中一個關鍵。

談到市佔率,中國市場寵大,競爭激烈,現時水泥行業市佔率集中度頗為不足,十大龍頭企業的市佔率都是個位數字,2011年十大佔比約27%,當中最高為 #0914 安徽海螺水泥及#3323 中國建材,分別佔為約6%及7%,其餘的都是1%至3%,如下。

1. #0914 海螺 (市佔率約6%)
2. #3323 南方水泥(中國建材旗下) (市佔率約4%)
3. #3323 中聯水泥(中國建材旗下) (市佔率約3%)
4. #1313 華潤水泥 (市佔率約3%)
5. 翼東水泥 (市佔率約2%)
6. #1893 中材集團 (市佔率約2%)
7. #1136 台泥集團 (市佔率約2%)
8. 華新水泥 (市佔率約2%)
9. #0691 山水集團 (市佔率約2%)
10. 紅獅集團 (市佔率約1%)

註:#0743 亞洲水泥、#2233 西部水泥、#2009 金隅股份等似乎非行業龍頭。

為改善市佔率集中度不足所帶來的產量與售價上的惡性競爭,中國正在淘汰弱勢產能企業,而中國水泥協會望2015年十大龍頭企業的市佔率提升至35%,及2022年前提升至60%。

在淘汰弱勢產能企業的趨勢下,中國建材近年似乎在把握機會,積極併購擴大版圖,但危與機往往相輔相成,相信財政壓力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

作為穩定經濟的強心針,中國未來將更積極發展基建,水泥股十年內應是十分不錯的長線交易對象。

2012/06/22

淺談慣性波動

慣性波動是從 Nicolas Darvas 書中的「箱形理論」所啟發出來的,因為還沒有透徹掌握其「箱形理論」的運作,因此我運用了 Jesse Livermore「最小抵抗線」來代替箱形的底部。

就如 Nicolas Darvas 所說,這種波動就如一個網球在天花版與地面之間不斷彈跳一樣,屬於物理學的重覆性運動,若有「外在力量」附加於網球上,它會彈得更高,或跌得更低。

市場有它的步伐,股票亦一樣,每支股票都有一個慣性的波動區域,該波動區域井然有序,為顯示其上升強度,它不會隨意穿越底部(即最小抵抗線),當股票處於「最小抵抗線」之上,無論它如何地波動,我都會視之為自然運動,不加理會,直至波動異常,跌穿最小抵抗線為止。

就以 #0751 創維數碼的週走勢價量交易記錄為例,解釋其「慣性波動」。


每當成交量異常上升,突破其均量線,繼而股價上升,就會出現價量點(或稱價量互動/ 關鍵點)。 價量互動非常重要,沒有量的上升多是假的,只有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價位才有進場的意義。價量點亦突顯了其走勢的慣性,通常價量點出現後,股價先會確認其最小抵抗點的強度,然後才一躍而上,就如 Nicolas Darvas 所說「當一個舞蹈家準備向空中跳躍時,他不是都先蹲下來嗎?」

通常第一次的跳躍都不會太強勁,因此箱底不要設定太深(請留意雙向箭咀),若跌幅太深,表示股價支撐太弱,就如圖中今年5月中的交易一樣,股價跌穿箱底,並無力回彈。

再次出現價量點之後,可以將箱底深度放大一點,原因是股價上升會吸引其他股票作手們的注意,短兵相接間會令其波動性提高。你可能會發現,若當週股價比上週低,下週若無法回升,通常走勢都會轉弱,或可以先行獲利觀望,但我習慣以箱底去作出場參考。

簡單來說,上升趨勢的波動會呈現某種跌序,故箱底之上的波動,就是其慣性波動,憑深度決定其箱底位置,配合箱頂得知其波動區域,若跌穿箱底,就是波動異常,應即時沽出。圖中四次交易,兩賺兩蝕,獲利約60%。

要注意的是,每支股票的慣性波動區域都不同,大家可以跟據圖表去觀察,或以統計數學模型算一算。

2012/06/21

淺談風險管理(六)

將「不確定性」轉變成「風險」的方法有很多,最廣為人知亦是最容易被股票作手忽視的,非「止蝕/ 賺」莫屬。

止蝕/ 賺之所以舉之甚難,是因為它本質上是否定任何分析方法的一種手段。

事實上,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都不能解釋為何 #1211 比亞迪 由8元上升至86元,再由86元下跌至10元,所謂 PE、PB、ROE、EPS、RSI、MACD、SMA等指標,只是倒序式推理的結果。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以過去某種微妙的規律,來作為推理股票價值或走勢的一種手法,簡單一點說,憑藉過去肆意預測將來。

近年股票作手虧損的兩個主要原因,是思想上的「以靜制動」與「主客謬誤」。

市場永遠是動態的,人們理解基本面資訊的步伐亦永遠趕不上市場的變化,就連上市公司本身都不能即時理解其業務上的轉變,何況是股票作手們。一個勢頭當中包含了很多元素,主要有經濟、政治、資金、供求、民生、氣候、地理等等,沒有人可以囊括每一種元素範疇,很多時侯,當業內人仕或股票作手還以為是勢頭調整時,市場已變成反轉行情了。

若果股票作手以「靜態的資訊」面對「動態的市場」,跟閉門造車沒有兩樣,最後你會發現市場總是跟你的資訊背馳。

技術分析比基本分析或許會更貼近市場,然而利用技術分析大幅獲利的人並不多,股票交易的零和性是一種博奕,若要將大多數人(包括所謂專家)的錢轉移到少數人身上,智取的人會利用或制定某種微妙的規律,去令其他人初嚐甜頭,然後吃盡苦頭。大家常提及的黃金比率、RSI、MACD、保力加通道、波浪理論、支持位,往往都是數字遊戲,雖有一點命中率,但更多的不確定性在裡頭,例如大家都經歷過的支持位,原來是多麼不堪一擊。

而基本分析比技術分析更令人神往的原因,是「盲點性」,每個人都有其盲點,而將其不為知的部份變成一份說得頭頭是道出神入化的論說,的確令人鼓舞,暗嘆「又學到野喇」,但客觀地看,這些論說的命中率都不高,甚至與市場背馳,到頭來錢沒賺到,只剩下論說背後我們讚嘆的探索精神。很多人不明白,大部份人或機構所認同的論說,並不為市場所認同。

大家必須明白,是市場肯定了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而非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肯定了市場,市場永遠是主場,別將主客調亂。

說了這麼多,並非否定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事實上我也會利用這些方法作為交易參考,我想說明的是,當大部份人利用這些指標作預測股票走勢,往往會變得主觀,抽離不能,當你計算到 #1211 比亞迪 的合理值是100元時,即使它由86元跌至$50元,你也不容易放手;當它由28元跌到至25元時,你用技術指標分析它的支持位是25元,可惜跌穿25元後短短兩天已跌至20元,令你沒有及時獲利。

市場與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並沒有所謂因果關係,市場有自己的步伐,而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背後都是千瘡百孔,難以涵蓋市場所有的不確定性,當中的分析理論極其量只是令我們更了解市場的步伐,從而制定某種交易法則,當法則失效時,拋掉你的分析理論,執行止蝕/ 賺吧。

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當你限制虧損幅度,不確定性就會變成風險,你的虧損幅度越少,你能捲土重來的機會會越高,對於一般人來說,虧損25%已是風險極限,虧損25%的風險彌補是33.33%,表面上是蝕了1/4但要賺回1/3才能擺平,補充一點,典型飈升股亦要兩至三月才能站穩此升幅,要賺回此率並不容易,時間亦是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簡單做了一個虧損與風險比率表格作參考。

虧損幅度
風險比率
-5.00% 5.26%
-10.00% 11.11%
-15.00% 17.65%
-20.00% 25.00%
-25.00% 33.33%
-30.00% 42.86%
-35.00% 53.85%
-40.00% 66.67%
-45.00% 81.82%
-50.00% 100.00%
-55.00% 122.22%
-60.00% 150.00%
-65.00% 185.71%
-70.00% 233.33%
-75.00% 300.00%
-80.00% 400.00%
-85.00% 566.67%
-90.00% 900.00%
-95.00% 1900.00%

2012/06/11

淺談風險管理(五)

在繼續此議題前,讓我加一段小插曲。

假如,有一份選擇題試卷,有兩位考生,其中一位是經常不合格的學生A,另一位是你。考試場地只有一張小圓桌,而你可以看到考生A的作答,你會否認為,將學生A的選擇刪除會增加自己合格的可能性?

最近於CL兄的系統討論區,發現一個新詞彙「LA - LAMP ANALYSIS」,即所謂「明燈效應」,意思大概是市場有部份分析者(主要是專欄作家及BLOGGER),其建議及預測被評為經常出錯,只要跟隨其建議的相反方向去做交易(簡單來說他買入你就賣出,相反亦然),就會有所獲利。

雖然這種方式有其趣味性,嘲諷別人的感覺可能真的很爽,但我認為這種方式並不可靠。Jesse Livermore 有提及過不要相信「明牌」, 但將明牌反轉對待又是否一個好的交易法則?我認為市場的不確定性太多,亦沒有非黑即白的操盤法則,單單依靠一小撮人的意見作為買賣參考,賠本的機會依然很大,依然會將你的交易暴露於「不確定性」當中。

歷史上,跟隨失敗者相反方向交易而又成功的人幾乎沒有,雖然他向西走你向東走,跟失敗者唱反調或許讓猶無定向的你安心一點,然而方向不止兩個,至少還有南北兩個,但正確的方向只有一個。

加上所謂失敗者也有成功的時候,一個壞了的鐘每天都會準兩次,若然壞了的時針停於十二時正,你總不能說六時半(相反)就是正確的時間吧,這並不合乎邏輯。

相反跟隨勝利者的贏面永遠比失敗者為高,可惜勝利者往往都是深藏不露,可遇不可求,因此鍛鍊自己的操盤技巧,從邏輯中找到交易對象的價值,才是長期戰勝市場這份複雜的選擇題試卷的較佳方法。

下文再續。

2012/06/05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八)與雜談

昨日#3323 中國建材正式跌穿最小抵抗點,沽出,是次獲利基本上只有股息部份(實質有點虧損),或1.58%。


新工作開始後,已很久沒有時間寫網誌。忙裡偷閒,簡談一下最近的一些看法。

若有留意恆指的月走勢,應該不難發現,從去年六月出現沽出訊號至今,價量異動的買入訊號至今尚未出現,過去十年恆指的沽出訊號與買入訊號之間最長相距十七個月,由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而現在只是剛好十二個月,以現時世界的經濟形勢,或許還要多等一段時間。

當然,恆指走勢不能代表所有股票的走勢,即使現時兵荒馬亂,個別股票的走勢依然很亮麗,例如 #3335 DBA電訊 / #0874 廣州藥業,而 Nicolas Darvas 與 Jesse Livermore 的交易法則在這種市況亦很管用。

很多人說成交量很低,其實不然,只是大家太習慣用絕對指標去測量大市的活躍度,就如一個40歲跑手的步速相對其20歲時的確慢了,但並不代表他步速很慢,每個階段的市況都有不同的活躍度與步伐。

現時市場的交易氣氛已不能跟過往十年作絕對比較,而主流的交易習慣亦有一點改變,例如交易系統,近十年科技進步神速,很多投資公司都用上程式交易(傳聞高盛有一部超級電腦),可以提供準確點數上落的交易方式,能每秒鐘不斷拋出不同的交易指令,賺取微薄價差之餘,並「造成」巨大的成交量,令市場氣氛高漲,然而當市況有什麼差池,這些電腦會同時拋出賣單,大市因而剎那間大跌超過5%。

以現時市況來說,既然交易程式(完全理性交易) 的活躍度與步伐慢下來,成交量的調整亦是理所當然,維持於近五年平均成交水平只屬正常現象。

上週四成交顯著提升,指數先跌後升,股票作手紛紛視為突破,並對後市樂觀正面,但不到兩天,很多人已轉說是假突破。

到底上週四算是突破嗎?我不認為,量升而指數不升,跟「突破」二字已經拉不上了,很多股票作手只看價不看量(反之亦然),就立下後市定論,理由既不充分,不確定性亦很高(已經不能算是風險)。

就如大部份股票作手單靠技術面或基本面,就決定買入一支股票一樣,歷史上著名的交易高手都是「基本技術派」,即如股神巴菲特,他的成功交易都是基本技術齊施的。

不要依據股價跌了很多,或成交量高了很多,就做交易決定,成功的股票作手之所以能夠於相對低位買入,是因為該股當時的不確定性處於極低水平,所引申出來的風險相對較少,而價量亦反映了該水平而形成一個總結。因此,現時股票到底便宜與否,還未到一個確立時機,月走勢(長期趨勢)的價量已經簡接反映了這一點。

2012/06/0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七)

更新最小抵抗點參考至 $9.19,星期五曾短暫跌穿,但迅即回彈,這是最小抵抗點的買賣指標,跌穿不彈代表調整異常,股價很大機會轉弱。現價非常接近最小抵抗點,通常是小注加碼的機會,若買入後正式跌穿,損失也比於價量買點買入為少。

5月25日除淨,加入股息收入(每股派息約 $0.26港元),並加入每月儲蓄 $3,000。若於最小抵抗點沽出,是次交易獲利約5%(連股息),於近期市況已算不過不失。

近日有大型投資者增持行動,先是德意志銀行斥3357萬增持中國建材至 9.09%,然後挪威銀行亦斥9948萬增持中國建材至 5.25% 這個權益披露水平;另一方面,高盛指水泥仍是最好的界別分組,估值大幅低於週期平均值。 將海螺及中國建材納入「買入」名單。

上述消息聽起來是利好,然而我並不以此作為買入/持有的充分理據。



2012/05/2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六)

#3323 中國建材今天再次出現價量互動,更新最小抵抗點參考至 $8.83。對於最近水泥股的異動,還沒有一個較明顯的基本面解說,而市場預測中央會就經濟增長放援而加強基建及保障房的發展 ,極其量只是一個憧憬,令是次買入變得較為投機。

2012/05/18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五)

星期五5月18日,#3323 中國建材出現價量互動買點,已是本年第五次買入#3323 中國建材,買入原因純粹根據於價量異動,其實水泥業近期的消息面(如下)都很利淡,反而市場預測中央會就經濟增長放援而加強基建及保障房的發展,並解讀成一個利好水泥業的概念。

1. 首季業績:

中國建材(03323)公布截至3月底止首季業績,純利6.0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45.86%,基本每股收益0.11元,期內營業總收入143.88億元。

2. 中國建材的區域整合大勢再度拉開:

5月16日,福建水泥公告披露,公司將與第二大股東南方水泥聯手,合作并共同增資福建水泥全資子公司福建省建福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合計出資10億元整合福建區域的水泥市場。

除福建市場外,中國建材的另外一個目標則是位於西南地區的重慶,而重慶地區也是中國建材在“十二五”期間的既定戰略區域。按照中國建材的戰略規劃,重慶西南計劃在重慶投資200億,實現水泥產能規模3500萬噸,商混及水泥制品3500萬立方米。

面對中建材的頻頻整合重組,更有業內人士表達了擔憂,其認為,如此頻繁大手筆的投資和收購對中建材的資金問題將是一個重大的考驗。而此次重慶地區戰略重組計劃的實施,則有賴於重慶西南水泥與當地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三大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 基金減持:

中國建材遭新加坡投資公司(GIC)減持274萬股,最新持股數目14,118萬股。

中國建材於12年5月8日被摩根大通減持608萬股,最新持股數目57,122萬股。



加入$3,000每月儲蓄,最小抵抗點參考暫時為$8.77。

2012/05/16

市況雜談_20120516

最近轉換了工作環境,故忙於新舊工作的交接,因此暫停了寫BLOG。

近月市況頗為波動,恆指自四月初的價量互動後,再沒有出現另一次價量互動,於5月9日跌穿20,300點(最小抵抗點)並確立其上升趨勢結束。絕大部份時間恆指趨勢的確立,有助股票作手界定其持股去向,於非上升趨勢的期間(即使為上落市),股票作手不應對其持股寄予「厚望」,更應依據價量法則出脫持股,個人認為20,300點是近期沽貨的最後機會。

價量交易記錄沒有更新,自4月17日沽出後,#3323 中國建材再沒出現價量買點,唯有耐心等待買入機會。

持股方面,#1259 青蛙王子自4月13日開始,出現了多次價量互動,日走勢最小抵抗點暫時為$3.10;GOLDONE推薦的 #0950 李氏大藥廠股價亦算是十分穩定,月走勢最小抵抗點暫時為$3.02,因交投鬆散,只買入少量。而最近很多人討論的 #0874 廣州藥業,其價量買點早於去年10月24日當週出現,而3月26日當週復牌後亦出現多個價量買點,個人認為5月前買入是較為安全,因為其日走勢最小抵抗點暫時為$10.57(執筆時已跌穿了),若今天臨近收市股價仍低於此點,或今週股價跌穿上週收市價,可考慮出脫或減持。

仍站於上升趨勢的股票不多,兵荒馬亂之際,持有現金者應耐心等待機會,不要胡亂買入,注意價量,它永遠是股票作手最誠實的明燈。

2012/04/29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四)

這星期沒有新的價量買點,成交量亦較過去數星期為低,但股價相對穩定。


相關新聞:(資料來源:AASTOCK)

1. 發改委:首季水泥產量增7.3% - 發改委宣布,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量39810萬噸,同比增長7.3%,增速同比減緩10.8個百分點。

水泥價格下滑。3月份,重點建材企業水泥平均出廠價格每噸為363.4元人民幣(下同),比上月下降18.2元,同比下降9元,降幅分別為4.8%和2.4%。3月末,重點建材企業水泥庫存1427萬噸,同比上升7.5%。


2. 《附屬業績》中建材旗下北新建材首季純利升近四成 - 中建材A股附屬北新建材<000786.SZ>公布,截至3月底止3個月,營業總收入12.3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25.19%。純利錄得4683萬元,同比39.21%,每股盈利8.1分。


短評:北新建材不涉及水泥與中建材的其他主要業務,其盈利貢獻相對中建材總盈利比例是較少,對中建材利好的啟示性似乎不高。

最近工作量很重,更新會比以往慢。

2012/04/21

淺談風險管理(四)

上文提到演講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想表達的是將「不確定性」轉變成了「風險」的技巧。

Andrew Lo設定了兩個賭局,「純粹風險」與「不確定性」。

「純粹風險」的賭局:

有一個裝著紅球與黑球(比例各佔50%)的盒子,隨機抽一個球,若抽出來的與你所選的一樣顏色,你可以獲得$10,000美元,不過每人只有一次下注機會,問觀眾願意下注的上限是多少?

結論是觀眾中最高的下注上限為$4,500-$5,000之間,而大部份人都願意下較高的注,他認為這很合理,原因是每個人都有其 Expected Value/ 期望值,而願意承受風險往往是因為有高於期望值的回報。

「不確定性」的賭局:

有一個裝著紅球與黑球(比例由莊家自行分佈)的箱子,同樣隨機抽一個球,若抽出來的與你所選的一樣顏色,你同樣可以獲得$10,000美元,每人仍然只有一次下注機會,問觀眾這次願意下注的上限是多少?並說出選的是什麼顏色。

其中一個觀眾回答選了紅色,Andrew Lo問道:「為何選擇紅色?是否因為你喜歡紅色?還是你認為對方喜歡紅色?‧」然後他要求觀眾舉手投票下注上限,發現下注較高的人很少,而當中只有一個人跟第一局的下注相同。

Andrew Lo解釋說,儘管大家都不知道紅球與黑球的比例,但就機率而言,紅球與黑球出現的機率仍然是50%,兩個賭局賭的其實沒有分別,因此每人在下注的決定應該是一樣的,但就他的經驗而言,即使他說明了機率是一樣,普遍人都不敢於第二局下一樣的注。

這就是他說明「Physics Envy」的要點 - 人性因素。

有觀眾反駁說:「雖然機率是一樣,但這明顯是一個心理問題,實際上比例是莊家決定的,若然他猜中我的喜好,他可以放入完全跟我喜好相反的比例(例如我選紅色,他就全放入黑球),最終我還是會輸,所謂的期望值也沒有意義。」

Andrew Lo解釋說:「其實雙方都是猜測,莊家會猜你的喜好,你亦會猜莊家的喜好。莊家會想到「你會跟據我的喜好而選擇」,也可能是一個陷阱。」

然後觀眾問,若然你必須參與這個賭局,你會使用怎樣的策略,令莊家不會在你心理情緒被影響之下而猜中你的喜好?

Andrew Lo回答說:「可以用隨機策略,以隨機來打亂隨機,若你用「擲銀仔」的方法來決定所選顏色,這樣莊家就永遠猜不透,在這樣的情況下,莊家將紅球與黑球比率分佈為50%是最安全的做法,最終對你對他都變得公平與安全了。」

股票作手經常提及風險管理,當中的考慮因素到底是屬於「不確定性」、「風險」、還是只是「心理問題」呢?在「管理」之前,很值得大家細心思考,而將「不確定性」轉變成「風險」的探討,下文再續。

2012/04/17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三)

今天 #3323 中國建材股價跌穿了最小抵抗點 $10.42,並於$10.26 沽出,獲利約 8.8%,是次價量買點與最小抵抗線參考如下圖。




網友HONG提問價量買點與最小抵抗點的判斷,簡單來說,我是透過幾個數學模型及統計數據來做分析,當然亦會考慮較為抽象的基本面/ 消息面資訊,比如這次#3323 中國建材日走勢的第一個價量買點,是參考過去一個月的日均量,輔以威廉指數與RSI相對強弱指數而決定,至於最小抵抗點則是參考過去走勢統計出來。

3月27日價量買點的主要確立因素:
1. 當天的成交量高於過去一個月的日均量接近一倍
2. 前一天威廉指數(10) > -90
3. 前一天RSI(5) - RSI(10) > -10
4. 股價上升> 3%

不過我必須申明,這種方法幾乎不適用於其他股票,每一支股票我都會定下不同的交易法則,我亦會定期檢討法則的可行性,今次能用的不代表下次都一樣,不同走勢亦會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例如姊妹股觀察、資金控制等等。

另外,我想於此價量交易記錄中加入「儲蓄」,致富不外於開源節流,「儲蓄」乃理財之根本/ 基礎(節流),加上適合的交易法則(開源),可生「事半功倍」之效。「儲蓄」之所以知易難行,除了生活上種種鼓勵消費的誘因外,亦因為「儲蓄」的成效比較慢,過程需要耐性。如下圖所示,經過兩個月的儲蓄,加上之前的獲利,使本金增加至可多買一手 #3323 中國建材,令是次獲利提高一倍,然而對整體獲利而言效果暫時未算明顯。

關於「儲蓄」,有機會再分享。


最近工作較忙,「淺談風險管理」可能要到週末才能分享。

2012/04/16

市況雜談_20120416

以相對值來看上週的成交量及走勢,恆指及上證指數都出現了價量互動,資金似乎慢慢流入市場。

最近兩個月的交易都是集中於創新高的股票,較熱門的有 #1112合生元、#2018 瑞聲科技,較冷門的有 #1023 時代集團,而 #0777 網龍、#3323 中國建材、#1259 青蛙王子 及 #1938 珠江鋼管於近兩週出現價量互動,買入一點。

近期觀察,市場普遍對於未來一年的經濟增長保持懷疑甚至悲觀態度,不妨多留意獲得新增訂單或行業勢頭影響較少的股票,擁有「保證盈利」的股票應會受到市場追捧。

2012/04/13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二)

這兩天#3323中國建材出現價量互動,交易記錄的最小抵抗點參考由$9.85移動至$10.42,距離第一個價量買點約11.80%,若扣除手續費大概有10%左右的保證獲利。

近期相關主要新聞:

1. 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顯示,中國建材(03323)於12年4月10日獲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增持1,035萬股,最新持股數目1.4526億股。

2. 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顯示,中國建材(03323)於12年3月23日獲德銀增持2,871萬股,最新持股數目1.7618億股。


2012/04/04

價量交易記錄 - #3323 中國建材(一)

不久前跟達人兄與Morpheus兄提及過建立模擬組合的事,對我而言,當中有一些考慮,其一是參考性的問題,坊間有很多100萬元模擬股票組合,這類組合的資金流動性高,只要交易較分散,防守性是相對較高,即使個別股價大跌,其虧損對組合總值而言也許只屬輕微,另外組合的持股可能難以按比例縮小,對於只有小量現金的股票作手,參考性不高,加上擁有100萬流動現金的人確實不多(有100萬現金而專注股票的人可能更少),因此我希望建立的交易記錄能有較好的參考寬度,並以三萬元作為初始交易本金。

選股方面暫以交投活躍的#3323中國建材作為單一交易對象,隨著本金的增加,會加入另一個股作為組合持股。

另一方面,是價量互動的表達及更新,初步決定在交易記錄表格上,我只會填寫第一個價量買點及最新的最小抵抗點,而圖表則會指出更多價量買點、最小抵抗線或其他相關資料,如下圖所示。除非最小抵抗點需要更新,否則暫定約一星期更新或檢視一次。

老土還是要說一次,此記錄純粹作為參考性質,請不要盲目跟從。




假期會離港旅行,「淺談風險管理」要下星期才能繼續(這話題對大家來說可能是很悶)。

2012/04/02

淺談風險管理(三)

上文提到 Andrew Lo將「不確定性」劃分五個等級:

  1. Perfect Certainty
  2. Risk
  3. Fully Reducible Uncertainty
  4. Partially Reducible Uncertainty
  5. Irreducible Uncertainty
基本上,我們能透過數學原理概括地解決的只限於等級123,它們都可以透過機率運算與搜集資料來進行分析,例如:

1. 「一日反轉」的利弊,就是我將過去股票數據透過統計學原理得出其機率與應用性的一種結果。

2. 遇上合約上的糾紛/ 異議時,我亦會將其影響透過量化結合發生機率反映在工作報告上。

若有人問我,明天股市是升還是跌?又或者我今晚會否中六合彩頭獎繼而明天跟老闆「辟炮」不幹?這明顯就是等級45的問題了,而很多股票作手就是過份集中在這類問題當中,並用上不當的方法去面對。

因為股市的走勢並非隨線性遊走,當中有很多隨機性事件與人性心理左右其去向,這是為什麼CL兄的隨機指數較能反映市場的股票表現的主要原因。近期發生在民企的核數師風波以及停牌事件,部份只能歸納於隨機性事件,基於人性心理,消息面與基本面的「化妝師」確實多不勝數,核數師辭任或者報表上的邏輯矛盾(例如:收益與盈利的不符合)確實不能完全避免,而CL兄BLOG中論及的OT股,當中有不少曾令一部份股票作手賺了不少,正邪往往只能事後孔明(#0700騰訊當年的千多倍PE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很邪吧)。

面對等級45的問題,我們只能透過交易策略(並非技術分析)來減少損失,比如分散交易、金字塔式買入法、姊妹股觀察、止蝕機制、資金分配等等。

演講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想表達的是將「不確定性」轉變成了「風險」的技巧,也是我認為股票作手應該集中研究的重點。

待續...

2012/04/01

淺談風險管理(二)

上文提到,既然市場依據無法精確斗量,到底風險管理的意義何在?

我現職從事處理數據/ 模組相關的工作(非金融行業相關),當中亦涉及很多風險管理的問題,對此或許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風險,我的看法是,風險必須是可預期但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

Andrew Lo 論文中亦有相關見解:
“Risk” (randomness that can be fully captured by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and “Uncertainty” (all other types of randomness)

跟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名言「死並不是生的對立;死只不過是生的一部份。」的道理差不多,「風險」不等於「不確定性」,「風險」只是「不確定性」的一部份。

市場並不是你願意承擔如何大的風險,就可以獲得如何豐厚的回報,這是大部份人對「高風險高回報」的誤解。同時,亦不會因為風險較小,就可以有獲利保證,例如買進一支股票,即使看似只有相當小的風險 ,但並不能保證每個人「只賺不賠」,亦很難預計獲利的延展度(Profit Range),因為當中還有不少「不確定性」,亦即是上文所說的「人性因素」,炒賣 iPhone/ iPad 事件也是一例,簡單而言,市場並沒有「絕對」這回事。

Andrew Lo提到,獲利是否豐厚無關「風險」的承擔,而是在於「不確定性」的承擔。

演講中他舉了人壽保險業界的例子,由於壽命/ 醫療/ 疾病統計上的參數提高了估算預測的準確度,大大幫助掌握及控制人壽考慮因素的「不確定性」,但卻造成業界利潤空間被擠壓,相反,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興產業,利潤空間往往比較大。

就好像近年「新材料」「醫藥」「環保」等充滿「不確定性」的產業,市場對其「不確定性」往往有相當大的反應,因此股票的波幅及獲利空間都比較大,相反,大部份藍籌之所以波動及升幅較小,很大原因是因為「有數得計」。

Andrew Lo將「不確定性」劃分五個等級,並簡單做了一張清單,可參考其論文第50頁,分別是:

  1. Perfect Certainty
  2. Risk
  3. Fully Reducible Uncertainty 
  4. Partially Reducible Uncertainty
  5. Irreducible Uncertainty

他認為應就不同分析議題而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並建議在分析之前先確定分析議題屬於哪一個等級。

待續...

淺談風險管理(一)

最近國內民企與核數師之間出現了小風波,令市場對相關股票甚至相關版塊充滿恐慌,而部份股票作手的預設風險管理也出現進退失據的情況,令我想起上年看過有關「Physics Envy」的演說及講者Andrew W. Lo與一位物理學者Mark T. Mueller所寫的相關論文「WARNING: Physics Envy May Be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

其內容大概是說明專業人仕在現實與數據上的迷失。先簡單說明「Physics Envy」(中文翻譯很怪:物理妒嫉)的含意,世上有很多事物都在物理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釋,並且能「數位化(量化)」(例如牛頓的數學原理、財務報表的會計學原理等等),這是一科「硬性」科學的表現,所謂「硬性」就是用於任何情況都能得到相同的衍生結果,也就是所謂的「標準」。

很多經濟學家及股票分析師試圖將「數位化」應用於經濟市場或股票的預測分析上,並創造一些簡單的數位標準諸如GDP、HSI、PE/ PB、RSI、MACD等,作為其預測分析背後的種種理據,但往往都出現很大的偏差,原因是其數位標準背後都有一個誤導性的前提假設:「所有理論或市場都應該建構於理性的基礎/ 規律上」,簡單一點說,就是「所有情況都能有合理化的解釋」。

然而,大部份經濟情況及交易市場都無法透過簡單的數位定律來反映現實情況,比如近年香港的GDP提高了不少,但並不代表整體香港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樣(實際上可能是下降了),又或者近期恆指跌幅不大,但並不代表大部份股票的跌幅同樣輕微。而「過份依賴」相關指數/ 數位標準作為分析依據,就很容易陷入「Physics Envy」的死胡同中。

為什麼有些分析師的見解與市場的走勢背馳,並非他們沒有理據,而是因為股票市場本就包含大量的人性因素,造成太多的「不確定性」,並超越了所謂「風險」的範疇。

林少陽是我最喜歡的分析師之一,他的收費文章包含了很多「數位化」的分析與比較,作為一個參考是十分不錯,對交易思維亦甚有啟發性,整體而言是物有所值,但有時亦難免有所偏差,因為當研究對象中包含諸如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軟性」科學,就很可能會出現「Physics Envy」的結果。

既然市場依據無法精確斗量,到底風險管理的意義何在?

待續...

2012/03/23

淺談一日反轉

「一日反轉」,是一個概念非常簡單的沽出訊號,亦是我常用的交易參考,對於其定義,且先引用Jesse L. Livermore的論述:

「一日反轉的信號對我而言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一個讓我睡不著覺且提高警覺的信號。這種走法時常出現在長期行情的末端。我對一日反轉的定義是,當天的高點要高於前日的高點,但當日的收盤價卻低於前一天的收盤價,而且當日成交量也要比前一天大。」

 對於「當天的高點要高於前日的高點,但當日的收盤價卻低於前一天的收盤價,而且當日成交量也要比前一天大」這個型態定義,我有兩點補充: 

1. 「前一天的收盤價」最好收於當天較高位置;
2. 「當日的收盤價」最好收於當天較低位置。 
這樣會較為準確。不論是否處於長期行情的末端,出現「一日反轉」後,股價通常都是利空,原因是第二天股票作手間的短兵相接,尤其處於巨量的情況下,成交量較第一天為多但股價出現背馳,這是一種弱勢訊號,儘管如此,大多數的「一日反轉」,其利空都是非常短暫。

「一日反轉」的確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沽出訊號,但泛用性並不如「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為高。我發現「一日反轉」對於經常發生好淡爭持的股票及走勢是較為適用,這些股票的價量互動及慣性波動經常受背後衍生工具或沽空的對沖性影響,因此「一日反轉」的關鍵性與準確性相應會提高,例如 #2318 中國平安的日走勢,依我個人的價量交易法則,上市以來「一日反轉」出現了40次,當中有26次是處於上升趨勢的末端並涉及交易,當中交易有19次是獲利,7次是虧損,最大單一虧損只是約5%,在這些股票中「一日反轉」往往能令股票作手及時沽出及避免嚴重虧損。

但我必須重申,「一日反轉」並不適用於大部份股票及走勢,於「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五)」一文中亦有提及:

「我經常提及的「一日反轉」型態,原則上是一種「硬法則」,我察覺到有些股票經常性地出現這種型態,並降低了其交易績效,經過很多股票的反覆試驗,包括那些股的日周月走勢都嘗試過,最後發現有些股的個別走勢是不適用的,於是我對那些股的交易法則作出了調整,並強化其買賣次數、勝算及績效。」

「一日反轉」的特質是關鍵性,而非泛用性,反而「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才是股票作手較值得研究的沽出訊號。太依賴「一日反轉」,可能會令交易績效大幅下降,我舉一個例子,或許較容易令大家明白,下圖是 #2689 玖龍紙業於2006年的上升趨勢,其實亦是我的一個真實交易記錄,雖然當時我還沒有研究價量互動,獲利只是運氣使然,但後來做了交易檢討,從中發現了一些交易法則,並成為現時價量交易的基礎例證。

在這一波上升趨勢中出現了4次「一日反轉」(紅圈),每次出現後都有一段非常短暫的利空走勢,當中有3次涉及價量交易。但若忽視「一日反轉」,只集中於「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的訊號,勝算、交易次數、績效便大為不同,而獲利更幾乎相差了一倍。


每種沽出訊號都有其特質,「一日反轉」的特質是關鍵性,而非泛用性,準確度亦較「移動出場點」/「最小抵抗點」為高,就如核武是強大的,但並不適合每場戰役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日反轉」雖然擁有相當高的關鍵性與準確度,但同時亦可以破壞法則的勝算、交易次數及績效,這一點股票作手必須多加留意。

2012/03/06

純粹記錄 - 最小抵抗點參考

在觀察名單中,已有不少股票穿越或接近自設的最小抵抗點,若剩下的強勢股票都跌穿其最小抵抗點,應可為手持現金的股票作手帶來一個交易機會。

2012/03/03

淺談最小抵抗點

「最小抵抗點」與「一日反轉」是我交易法則中最常用的離場機制,它們助我確立交易中的獲利/ 虧損部位,並讓我知道持股的價量現況。

「最小抵抗點」的概念是取自李佛摩的「最小抵抗線」,當一支股票的升勢持續,中途會出現很多「價量買點」,我先假設於「價量買點」買入股票是安全的,而股價亦會於「價量買點」出現後穩步上揚,但是升勢並不代表股價只升不跌,中間會出現很多調整或回檔,而「最小抵抗點」就是用作判斷其調整或回檔是否有序,理論上當股價的表現突破其原有的走勢,或偏離其慣性波動,這顯然是一個危險的訊號,股票作手必須因此提高警覺。

「最小抵抗點」的確立方法是建基於「價量買點」的確立,沒有價量的升幅或跌幅都不能作為參考標準,比如打功夫一樣,即使招式如何厲害,亦需留有餘地,因為假如所謂厲害的招式亦沒法令你佔上半點優勢,你必須為自己找一條退路,而非盲目與之抗衡;同樣道理,當「價量買點」出現後股價沒有預期的表現,「最小抵抗點」就會為你留下一條退路。

因此當新的「價量買點」出現後,新的「最小抵抗點」亦會隨之而確立,若股價跌穿「最小抵抗點」,則表示最新的「價量買點」可能就是所謂的「反轉關鍵點」,因為成交量是判斷關鍵點的重要線索,放量造就升勢,價跌量升就是一種背離,而「最小抵抗點」是判別這種背離的最好方法之一。

「價量買點」與「最小抵抗點」之間的差距介乎3%至10%,每一支股都有所不同,取決於該股的慣性波動。


以上是 #3323 中國建材於一月升勢的交易圖表,紅色箭咀是「價量買點」,每一次出現「價量買點」後,「最小抵抗點」(藍色X符號)都會提升,然後連續數天股價亦收於「最小抵抗點」之上,直到一月三十日,股價跌穿「最小抵抗點」,這段小型升勢才暫時結束,是次獲利18%。

更新:#3323的日走勢記錄 +「最小抵抗點」(將點連成藍色線)


2012/02/23

純粹記錄 - 阿里爸爸

雖然沒有交易過,但看到其私有化的消息,做了其基本面與價量的分析,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有人看好,有人看淡。

值得留意其每股盈利的增長與股價的背馳,表面看來是令股票作手們好淡爭持的主因,若深入一點看,多年來其每股盈利複合增長率維持於約20%,而每股現金率約25%,即使其在市場地位上擁有較多的優越性或領導性,這樣的增長速度確實難以長期獲得較高估值。再看看2009年升勢頂部的股價,約$21.00港元,而當年每股盈利為$0.228港元,按年倒退12%,即是說其市盈率高達90倍,試想想市場能接受這樣的估值嗎?

沒錯,阿里巴巴的基本面多年來是不過不失,但它平平無奇的表現確實沒有成為飈股的條件;除了基本面,價量上也能看出,市場對它的估值有何判斷。

事實上,2009年它升得實在太多了,而之後股價只是慢慢回歸市場給予它的合理估值(#1211 比亞迪也是同樣的情況)。

曾聽說過一個事半功倍的處事法則,先確定你的目標(終點),再確定你的位置(起點),然後尋找達到目標的方法,最後選最快最可行的方法去做;交易也是一樣,買進之前,最好先跟據基本面與市場趨勢做一個初步估值,確定股價至少不高於此估值太多,繼而隨價量及技巧而為之,這樣做應可大大避免迷失於市場或增長的錯覺之中。

2012/02/22

純粹記錄 - 我們都連動了

經過個多月的價量整固,油氣管道股與兒童產品股的姊妹股終於都連動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的成交量明顯比近月巨大,對於因近日走勢調整壓力而忐忑的股票作手可說是打了一支強心針。


2012/02/20

純粹記錄 - 非常接近歷史高位的股票(下)

#0052 大快活 與 #0573 稻香,同屬餐飲業,但客戶類別不同,早前回鄉探親,跟親友周圍走走,發現很多港式連鎖餐飲店已進駐當地市中心,價錢也不平,跟香港差不多,但食客似乎不及香港的多,可能價錢相對較貴吧。

其實除了#0052 大快活、#0573 稻香,#0341 大家樂亦是近期接近歷史高位的股票,只是相對前兩者,#0341 大家樂似乎溢價較高,數據上沒有姊妹股 #0052 大快活吸引。

餐飲業股類的溢價似乎較高,多年來的市盈率是20以上,惟#0052 大快活是較低。去年「最低工資」、租金上調及食材價格上升的影響,此版塊中期盈利普遍都有倒退,但經最近半年售價持續調整後(我覺得升幅都幾驚人),下半年盈利或會有所回升。

股息率大都在3%左右,不算吸引。每股現金都是正數,約10%-20%不等。而#0052 大快活 與 #0573 稻香之所以較為吸引,是在於其營業額或盈利增長放援後,其股本回報率都能維持甚至提升,反映其成本及資金控制方面比較出眾。

價量觀點上,#0052 大快活 與 #0573 稻香的週走勢績效是較佳,#0052 大快活最近一次升勢於去年六月初展開並於九月中結束,直到今年一月尾再次出現價量互動;而#0573 稻香於去年八月尾至十一月中曾有一次價量交易,今年一月初再次出現價量互動買點。圖表方面始終不太擅長,感覺上#0052 大快活是較似平台底突破,而#0573 稻香則較似四年期典型帶柄咖啡杯型態。



#0984 永旺,是香港吉之島的母公司,近年於香港的業務增長不俗,亦積極開闢內地市場,回鄉期間亦逛過內地分店,顧客很多,裝潢亦保持香港分店的水平,相信超市文化已慢慢成為內地居民生活的一部份。

與#0980 聯華超市相比,#0984 永旺的稅後盈利及股本回報增長率令人鼓舞,而中期業績增長90%,當中包括投資物業之公允值增加,每股現金方面為約$8.21港元,過去股息率約2%左右不算高。數據上吸引度與#0980 聯華超市相約,#0980 聯華超市股價相對較便宜,而#0984 永旺則是增長吸引。

價量觀點上,週走勢是較佳,於去年十月尾出現價量買點,圖表不好看,但過去數年都是處於上升趨勢上,即使去年熊市調整亦不多,也沒有破壞其趨勢,雖然爆炸力不及很多股票,但平穩是它的賣點。


達人兄提及的#2313 申洲國際最近亦突破了歷史新高,價量買點已於一月中出現了,只是突破新高時並沒有出現突破性的成交,基本面是沒問題的,但暫時我會放在觀察名單當中。

至於成立模擬組合方面,還在考慮中。

2012/02/17

純粹記錄 - 非常接近歷史高位的股票(上)

最近,有一些走勢上值得注目的股票,其股價已突破或非常接近歷史高位(非單純的52週新高),從基本面看,不論是行業增長勢頭強勁,還是其創造盈利的能力,在非牛市後期的情況下,創歷史新高的股票大都有其亮點;從技術面看,通常這些股票的成交量會放大並比平常交投顯著增加,再而出現價量異動的買進訊號,而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表示再沒有虧損的持股者,沽壓較少,買入後被套牢的風險相對較少。

這些股票當中,有幾支基本面及技術面看起來比較吸引的股票:

#3777 中國光纖網路系統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國最大的光纖活動連接器生產商。為電信網路營運商、廣電通信網路營運商以及專用通信網路營運商提供訂制產品及解決方案。集團主要客戶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有線電視營運商。根據賽迪的資料所示,集團的光纖活動連接器於2010年的銷量佔中國光纖活動連接器總銷量18.6%。

2011年上市新股,數據方面,中期業績不算太好,每股盈利約0.137港元,純利只是增長 7.3%(是基數較大?)。每股負現金約0.15港元,未有派息記錄,過去三年沒有虧損,三年的盈利複合增長約50%,算是不錯,業績能否持續要看國內寬帶網絡發展的勢頭,暫時看似樂觀。

月走勢上,去年十月開始出現價量交易,持股至今獲利約95%,日走勢及週走勢績效也很好,今天價量再度有所突破,出現建議買點(自一月開始已是第十一次),因為上市時間較短,暫時用日走勢做交易。

以週線圖表看,似是典型帶柄咖啡杯型態,到底會否成為 CANSLIM 強勢飈股?拭目以待。

C:暫未見驚人季度增長。

A:中國光纖公布,首九個月未經審核綜合銷售額按年增長52.5%,至9.05億人民幣(下同)。若以過去股本回報率推算,今年增長應該不錯。

N:產品不了解,因「十二五」出現新增長勢頭,營業額及股價創新高。

S:大股東持股量約63.91%,流通股量為4.39億股左右(約291,610手,每人買10手,29,000個人已買完?機構投資者點買貨?)。

L:屬強勢股,亦具行業龍頭地位。

I:暫時沒有大型機構投資者買入(市值不夠大?)。

M:現時市場氣氛良好。




相關新聞:

1. 中國最大的光纖活動連接器生產商 - 中國光纖網絡系統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四方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之母公司; 股份代號: 3777)欣然宣佈獲國際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評選為「2012中國最具潛力上市公司」100強排名第15位,反映公司盈利、銷售增長及股本回報率表現出眾。

此次是《福布斯》中文版第八次進行的潛力中小企業評選,對總計超過10,000家2010年銷售額在500萬元至10億元人民幣之間、主營業務在中國大陸的中小型企業進行了研究篩選。排名乃根據企業的增長性指標(銷售增長率及利潤增長率)、回報率指標(總資產回報率及淨資產回報率)、盈利性指標(淨利率)和規模指標(銷售收入總額及淨利潤額)進行複合及加權計算,並根據企業於2011年的經營狀況進行調整,從而得出排名。 

中國光纖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孔敬權先生表示:「集團對於是次獲選《福布斯》雜誌『2012中國最具潛力上市公司』深感榮幸,也代表著國際市場對中國光纖的關注及認可。集團將繼續加強自身的盈利能力,致力締造更佳業績以回報股東的支持。」

2. 在2月16日舉辦的「2012年寬帶中國戰略服務信息化推進大會」上,工信部相關領導則介紹,2012年工信部將把推進實施寬帶中國戰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推進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同時,促進上網資費下降。同時還將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推進3G和光纖寬帶網絡發展,擴大覆蓋范圍;以「提高網速、惠及民生、增強覆蓋」為目標,實施寬帶上網提速工程;并繼續推動建立普遍服務資金,深入實施通信村村通工程和信息下鄉活動。而在具體發展目標上,上述負責人表示,爭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帶寬達到20兆以上,農村家庭達到4兆以上,東部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家庭達到100兆。

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郭浩介紹,截至2011年底,中國電信在南方21省的城市地區寬帶線路20兆帶寬接入覆蓋率已經達到70%,北方10省也正在全面推進寬帶建設。根據中國電信「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的規劃,中國電信計劃三年內實現所有城市光纖化,用戶的接入帶寬將在3至5年內逐步提升至10M、20M,甚至100M,資費在3年左右迎來「跳變期」。在「十二五」末,南方城市地區實現家庭和政企用戶光網全覆蓋,光纖入戶超過1億戶,位居世界領先。

4. 中國在「十二五」計劃中規畫,2014年光纖用戶數要達5,000萬戶,2015年底前使用光纖的家戶數要達2億戶。但在2010年底,中國光纖用戶僅有1,800萬戶,在家庭中的滲透率為4%;2011年光纖用戶估計為2,700萬戶,滲透率為6%,離十二五計劃的目標用戶數尚有一段差距。

5. #3777 中國光纖公布,首九個月未經審核綜合銷售額按年增長52.5%,至9.05億人民幣(下同)。當中,光纖活動連接器銷售升60.2%至8.78億元。國內銷售增102%至8.6億元,海外銷售則大幅倒退72.6%。

2012/02/13

從今開始,好好管理強積金戶口

幾乎所有人都是同時投資於股票及基金(包括強積金),然而關注股票績效的人遠比關注基金績效的人多,加上傳媒經常評擊強積金的過往績效與制度弊端,造成大眾對積金潛在回報的忽視。

金融海潚之後,我開始認真研究並建立股票的交易法則,發現個股的價量法則亦能同時適用於指數,但除了衍生工具及指數基金外,我們是不可能對指數進行交易,由於我不懂衍生工具,我開始尋找指數價量應用的方法,最後歸納兩種主要用途:
  1. 大市趨勢的確立與觀察
  2. 基金買賣參考
這次只談論「基金買賣參考」,若有留意強積金的基金績效,你會發現這四年間基金的表現相對07年只是輕微增長(有很多是沒有增長),幾乎所有都未能突破07年的最高價格(當然恆生指數亦然),雖然如此,由09年3月突破開始到11年6月牛市結束,進取型基金的普遍表現介乎70%-100%之間,其實已是不錯,算是跑嬴恆指升幅,只要懂得利用指數價量作指標,加上適當運用基金的轉換機制,退休時老有所依並非不可能。

07年的大牛市是由02年10月左右開始的,以著名的VALUE PARTNER惠理價值基金為例,當時的價格為每單位約$41美元,直到07年11月牛市結束時的價格約$192美元,淨增長約370%,而09年3月至11年6月的牛市,基金價格由約$106美元升至約$226美元,淨增長約113%,只要能跟隨大市價量操作,兩次牛市的總增長為約900%,遠高於其基金由02年至11年約400%的增長。

普遍人的就職期為24-65歲,約為42年左右,假設30歲時強績金本金為10萬元,每三年為一個牛熊週期,而基金表現為平均每週期70%增長,通脹率為平均每年4%,到66歲時,這10萬元的強積金會增值到約五千八百多萬元,若與4%通賬率掛勾,應該相等於現時超過一千四百萬的現金價值,假設你每月平均開支為2萬元(如果沒病痛,其實不需要用太多錢),也足以多生活幾十年了。


源於我的交易法則涉及很多操作的技巧,所以未必能適用於大多數人,因此我想了一個比較簡易的6%判斷方法,績效應會比放著不管為佳。

轉換條件有兩個;

條件一:每逢月尾計算一下最近兩個月的成交量(可參考Yahoo財經-恆生指數的每月價格),若成交量相對上一個月多出6%以上,而收市指數亦高於上一個月為高,除非出現條件二的情況,否則將強績金投入進取型基金。

條件二:每逢月尾觀察一下月線圖(可參考AASTOCK恆指月線圖),若發現指數低於10月平均線的94%以下 (即-6%),將強績金投入防守型基金。

基金表現通常是滯後於指數,所以不會損失太多,附上03年至11年模擬操作給大家參考。


純粹一點小分享,若發現有誤或更好的方法,不妨交流一下。

一直以來,強積金的表現之所以看起來強差人意,其實是因為沒有適當的管理,我們作為其中一位管理人(也是損益承繼人)是有一部份責任的,我們的焦點不應放在基金的選擇與限制上,而是正面一點去想辦法於這些限制中將績效優化,就如我們都受制於家庭背景、工作環境、個人能力下,但只要正面一點,我們一樣可以於這些限制中活得快樂,所以不要小看強積金的績效,只要好好管理,65歲開始你應該可以安享晚年。

2012/02/12

純粹記錄 - 太陽能股升勢結束?

或許因為經歷過2011年的慘痛教訓,由去年12月中的上升趨勢起點,到現時很牛的氣氛,大家面對交易普遍都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態,這是市場處於上升趨勢與下降趨勢「交接點」常見的情況,因此,這個階段是股票作手測試市場強度的最佳時機,從懷疑到相信畢竟需要過程,尤其是大型機構投資者,他們建立的部位很大,流動性是較低,所以他們比散戶更重視安全性,每一個決定的準備工作都不少,亦很仔細,不過有云「股市專修叻仔」,他們有時候也會被市場陷阱弄得狼狽不堪。

說回正題,週五太陽能版塊大幅調整,無一幸免。跌幅最大的是 #3800 保利協鑫,下跌了11.15%,日走勢看起來疑似「一日反轉」,其實非然,當日的高點沒有突破上一個交易日的高點。#0712 卡姆丹克太陽能同樣跌幅較大,#0750 興業太陽能跌幅則較少,可能是因為業務性質不同。

但我認為,太陽能股無論以日走勢還是週走勢,只是接近最小抵抗點,還沒有明確的沽出訊號,若以價量齊升的法則,其實可視為一個加碼點(週走勢)。在這個「交接點」時刻,如此巨量的成交(無論是相對值及絕對值)並不是一般散戶可以造成的,若然相信中期趨勢是向上,大型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把握這些機會(大量散戶因恐慌出脫持股)重點收集。簡單一點看,它們現時的股價依然站於上星期的收市點之上,我認為還未到達危險的臨點,當然保險一點獲利離場觀望也是可以的。


2012/02/09

純粹分享 - 荒島,蘋果樹,與木筏

九把刀的文筆未必是最好,但他寫的都很客觀,有的令我深深感動。

交易法則對於每個人有不同的演繹,即使我們研讀Jesse Livermore, Nicolas Darvas, William O’Neil等成功股票作手的交易理論,並不代表我們會飛黃騰達;即使有人能因此飛黃騰達,並不代表能帶領所有股票作手都一樣。

雖然我們都處於同一個市場,可是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就如故事中的100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會進步。


荒島,蘋果樹,與木筏 - 九把刀

有一艘船遇上暴風,船翻了,有一百個人漂流到一百座小荒島。

每一座小荒島上都只有一棵蘋果樹,有的蘋果樹粗些,有的蘋果樹瘦點,相同的是每天這些樹都會結一顆小蘋果,只要摘下吃掉,就不怕餓死。

於是日出日落,所有人每天吃著蘋果,眼巴巴地看著海平面出現奇蹟。

日復一日,無人前來搜救。

終於有一個人火大了,他憤怒地砍掉了自己荒島上的蘋果樹,做成了一艘木筏,航向了大海彼端。出發前,他怒吼:「他媽的誰想一輩子困在這裡!」此後頭也不回。

其餘九十九個人在各自的小荒島上,將一切看在眼裡。

有人說:「太帥了,我也要跟他一樣!」
有人說:「太愚蠢了,看那木筏的樣子就知道必沉無疑。」
有人說:「希望他成功,帶人來救我們!」
有人說:「別學他,他只是想耍帥,他只是想跟我們不一樣。」
有人說:「根據我的分析,他肯定是崩潰了,自我毀滅型的人格。」
有人說:「大家別衝動,讓我們姑且觀察幾天。」
有人哭了,大叫:「謝謝你!謝謝!」

更多人不發一語。
對他們來說,觀察總是比行動重要。

打第一個人離開荒島群後,九十九個人漸漸有了改變。 
有人立馬猛幹,著手砍樹,製作木筏。
幾天後,第二批砍樹造筏出海的人一起出發了,共有十人。

有人還沒脫離大家視線就翻船了,有人過了幾天以屍體的方式漂回來了,有人勉強游泳回來只剩半條命,從此在光禿禿的荒島上祈求別人施捨他蘋果渣渣。

只有一個人跟第一個人一樣,永遠消失了,也不曉得回到家了沒,抑或是沉在屍體漂不回來的深處。
  
這次出海帶給剩餘八十九人的,有鼓舞,有打擊,有恐懼,有更謹慎的想法。

有人照樣砍樹造筏。

有人明明沒膽子砍樹造木筏,卻裝做很想造木筏,嘴巴說自己不是不想回家,只是想等蘋果樹壯一點再動手。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吹噓自己總有一天會砍樹,但什麼也沒改變。

有人兩天才吃一顆蘋果,將多出來的蘋果保存下來,試著在少少的土壤下種植新的蘋果樹,他們忍受著飢餓,祈禱小樹苗快快長大,長成大樹,如此他們就可以將其中一棵蘋果樹砍倒做成木筏,另一棵用來繼續生產蘋果,以供保險。

他們知道冒險不是自己的風格,但困在荒島也不是自己期待的命運,可是他們願意花時間儲備旅行所需的必要資源。

這是兼顧現實的代價。畢竟,等待也是行動的一部分啊。

有人同意想種兩棵蘋果樹的人的縝密心思,但不同意他們低落的效率。

於是這些人開始在岸邊練習用衣服捕魚,他們認為如果能夠在海中捕魚,比起種蘋果樹要快多了。

有人學會,有人學不會。

有人認為冒險航行基本上沒錯,但萬一發生船難回不了最安全的荒島就太划不來,所以他們開始用樹葉編織繩子,打算製造出一條可以連結木筏與荒島之間的安全索。

他們用來確認安全索是否堅固的時間,比確認木筏是否紮實還要多得多。
  
有人夠膽砍樹,卻不會造木筏,於是他們在砍樹前花了一番心思向別人討教,並研究如何製作出更紮實的木筏。

這些人裡,有人認真研究,有人假裝認真研究,有人只是喜歡一起討論的氣氛。

當然也有些人一直學不會造木筏,只是不斷哀求別人幫他做一艘。

有人覺得團結就是力量,所以鼓吹大家將日後打算砍倒的樹通通集合起來,造成一艘更強壯的大船。

不過他們對誰夠資格當船長,花了更多時間爭論。

有人慢慢打消出海的念頭,他們開始欣賞荒島的美,欣賞大海日出日落的壯麗,珍惜唯一一棵蘋果樹給予的生命滋潤,慢慢的,他們了解這座小荒島可以是荒島,也可以是永恆的家,一切端賴自己抱持的態度。

對他們來說,不出海是有點遺憾,但留在島上也很滿足。

有人雖然打定主意留在荒島上,卻想讓自己的後代將來有一天可以冒險出航,於是他們開始儲存蘋果,栽植果樹,學習造筏,請益補魚,等到下一代同樣學會這一切時,他們將提供最棒的木材,以及最豐沛的魚果乾糧。

有人覺得能否真正出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出海本身就是一個夢想」,夢想太棒了,不拿來利用未免可惜。

所以這些人開始鼓吹出海對人生的重要,歧視只想待在荒島度過餘生的人的可悲心態,他們在荒島間教授心靈成長,告訴你只要每個禮拜支付一顆蘋果就可以來上課,分享對出海的期待與幻想,如果你拉一個新朋友來上課,每次可以得到十分之一顆蘋果作為獎賞。

這些人除了整天聚在一起又哭又笑之外,什麼也沒做。

有人整天對大家砍樹與不砍樹的行為品頭論足,他們自詡是落難者中最聰明的一群人,所以意見也特別繽紛,往往一針見血。

他們瘋狂批判第一個冒險出海的人,評斷他若非譁眾取寵,要不然就是他自知砍的那棵蘋果樹原本就特別粗壯,是天生的神樹,只是故意不說,出海對第一個人根本談不上冒險,還有點投機取巧。

這群人更對後來十個跟著出海的人落井下石,認定盲從一個白痴出海,只有比白痴更白痴。

你若問這群智商最高的人到底砍不砍樹,他們只會冷笑:「我有一個朋友,他是砍樹造船的天生高手,還會觀星相辨方位,測海風預氣象,徒手補魚,況且他內力驚人,只要戴著鐵手套就連鯊魚都可以幹掉,要是他在這裡啊?早就帶著所有人脫險了,哪輪得到第一個人出海裝酷,只可惜……」

他們永遠不會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因為荒島上沒有網路。

漸漸的,又有人陸陸續續出海了。

有人一邊唱歌一邊航行。
有人一邊捕魚一邊航行。
有人一邊吃著儲存已久的滿船蘋果一邊航行。
有人一邊航行,一邊摸著越來越不夠用的安全索,不安地計算機率。
有幾個人擠在一艘大船上,彼此打氣,分工合作。

當然,絕大多數的人不會造木筏,也學不會。

學不會造筏,也找不到可以依賴的夥伴的大木筏,出不了海。

他們有的快樂待在荒島上,有的不快樂地待在荒島上,有的不知道自己快不快樂,也沒特別想過關於快樂與否的哲學問題。

他們在荒島上,對著出海航行的人用力揮手。

有人大叫:「再見!再見!我們會為你們祈禱,一路平安,找到回家的路!」

也有人譏嘲:「真是一群自以為是的笨蛋,真以為靠那種木筏就能回家?」

許多人沈默不語,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或者他們一開始就知道,冒險出海與否其實無關對錯,一切只是選擇。
他們凝視著大海。

但不說話的大海,不會給予不問問題的人任何答案。


原文網址:http://www.giddens.tw/blog/post/36116143

2012/02/08

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終)

5. 具有關鍵性的技巧

交易法則其中一項追求是具人性化的操作技巧,而並非華而不實的買賣計劃。每支股票都有著繁多的資訊,技術指標亦林林種種,除非是主力從事股票交易的工作者,否則普遍散戶都不能一一檢閱,並投放太多的時間。

股票作手需要考慮股票資訊與技術指標的重要性與優先性,然後進行分析及過濾,並設定一些關鍵性技巧,這裡所說的技巧並非單純的買賣技巧,而是指處理股票資訊與技術指標的功力,簡單來說,「目標為本,不區小節」。較資深的股票作手,透過過去的實戰經驗,很容易就辨別出資訊上的重要性,可惜能實踐的人只是小數。

對我而言,資料及指標簡略分為三類:實質性、非實質性與可省略。

實質性資料及指標:
  1. 股價
  2. 成交量
  3. 價量異動
  4. 市場走勢
  5. 每股盈利增長率(包括扭虧性盈喜)
  6. 「一日反轉」型態
  7. 止蝕點及最小抵抗點
  8. 毛利率
  9. 稅後經營溢利增長率
  10. 股本回報率
  11. 複合盈利增長率
  12. 負債及現金比率
  13. 機構投資者持股量
非實質性資料及指標:
  1. 相對估值
  2. 業務擴展
  3. 新產品
  4. 姊妹股走勢
  5. 相關新聞
可省略資料及指標:
  1. 非客觀分析文章
  2. 大行買賣報告
  3. 具利益衝突的專家評論
  4. 股東減持/回購
  5. 相對強弱指數
  6. 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
  7. 保力加通道
  8. 市盈率/ 市賬率
我現在只聚焦於實質性資料及指標,當中有一部份更是我交易法則的結構性原素,而非實質性資料及指標只是輔助,通常有時間才會研究一下,可省略的幾乎不看。我檢視過去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對資訊權重的研究已有點認知,現在我花費在資訊的時間比過往幾年大幅減少,績效反而比過去都要好,作為交易法則的管理者,資訊的過濾是非常重要,正如成功企業的管理者通常都是TIME、COST、QUALITY的達人。

每個人都可以跟據其交易方式設定其關鍵性資料及指標,以確保能夠與交易法則之間的「溝通」,若股票作手無法理解哪些資料及指標對其交易法則的影響,就會浪費很多時間於收集及閱讀於對其法則毫無意義的資訊上,更可能令交易績效不進則退。

我相信每類資料及指標都有其意義,但不代表對你的交易法則同樣具有意義,當你覺得每類資料及指標都重要,只會令交易運作見樹不見林,假以時日,你會與大量的資訊糾纏,沒空間去檢討及改善交易的績效,距離目標越來越遠。

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的分享暫時到此為止,總括而言,以上幾篇所分享都是我過往檢討中較重要的發現,這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因素,其實相輔相成,互有關聯,可能未必寫得順暢及全面,大家若有不同的見解,歡迎隨時交流。交易是個變幻無窮的領域,法則因人而異,沒有既定的標準,但如果你想改善交易績效的深度與高度,一定要花點時間去研究整固自己的交易理念,別讓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付之流水。

2012/02/04

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五)

4. 能反映失敗的原因

這篇是承接上一篇「3. 能時刻檢視現況」的,很多股票作手認為做一個持倉表格,加上觀看圖表及相關新聞就已經足夠,當交易運作順利時,這樣是沒有問題的,但若然買賣法則運作時遇上矛盾,甚至交易出現連續虧損,就無法顯淺地反映失敗的原因。

若交易法則沒有包含一直以來的交易紀錄,沒有買賣的相關說明,也沒有關鍵性的技巧,當交易遇上問題,就無法解釋自己為何做了當時的交易決定(即使是沒有買賣行為)。

交易紀錄永遠是解釋交易法則來龍去脈的重要檔案,你會看到當時那些是既定的指標(硬法則),那些是人為的決定(軟法則),這些行為對交易做成什麼的影響及結果,你的法則能否跑嬴或緊貼該股的股價走勢,若然無法跟上是否該轉換交易方式或修改法則甚至放棄交易該股等等。

在失敗的時候,你要為自己的交易過程作出分析,然後給自己說一個GOOD STORY,就如裝修工程,可能會因為天氣地區人力資源問題而影響進度,即使客戶可能不理解,也必須因應當中的阻礙作出進度調整,時刻要清楚那些問題的原因再進行修正,向客戶解釋並達成妥協。

無法具體反映失敗原因的紀錄,可能會令交易法則停滯不前。

例如,我經常提及的「一日反轉」型態,原則上是一種「硬法則」,我察覺到有些股票經常性地出現這種型態,並降低了其交易績效,經過很多股票的反覆試驗,包括那些股的日周月走勢都嘗試過,最後發現有些股的個別走勢是不適用的,於是我對那些股的交易法則作出了調整,並強化其買賣次數、勝算及績效。

成功與失敗的股票作手其中一項分別在於其修正錯誤的能力,較資深的作手能將其失敗的經驗反映在交易法則之內,若然沒有適當的紀錄系統,交易可能會面對很多阻礙,更別說正確地作出買賣決定的調整了。

2012/02/03

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四)

3. 能時刻檢視現況

股票作手經常在買入後擔驚受怕,即使是設定了止蝕點,卻沒有因此而減少壓力。每個人都明白,股票交易的風險非常之高,同時又沒有跟進股票的現況(除了股價),往往錯過了買賣的良機。

就如家居裝修一樣,業主總會頻繁地跟進其進度,並作出反應及意見;若交易後能時刻檢視股票的價量或技術走勢的現況,感覺便會更為安心了。

未能把握股票的現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做記錄,或過份依賴即時分析工具,Jesse Livermore都有提及做筆記的重要性,而且盡可能自己親手做。

相信大部份的股票作手在交易前都搜羅了很多資訊才決定買入/沽出一支股票,只是太多個別的資訊恐怕會做成交易運作的混亂,說一點題外話,最近BLOG友CL兄開發的「港股搏奕系統」(非常建議大家使用),有一個很好的功能叫「一目板塊圖」,其中「一目」這個詞對於做記錄別具意義,當你想檢視持股現況時,你要翻看那些個別的資訊,又要再分析,又要做總結,十分費時,而且容易出錯,若然你能從一開始就建立一個「一目了然」的記錄系統,將所有重要的資訊同時反映在同一份記錄上,令相關法則有所依據,交易績效與心理壓力必然有所改善。

William O’Neil 書中(圖勝天下下卷 Page 223)亦有一張當年建議買入多姆石油的圖表記錄,無論以筆記還是圖文並茂,一個完善的記錄系統對於交易法則的持久發展都是正面的。

我習慣每天都會做一些記錄,多忙至少也會更新持股的一些數據,所以我很清楚自己的交易狀況。我會記錄每天的股價、成交量、相關新聞資訊、日週月走勢、模擬/真實績效、姊妹股走勢,買賣股價、止蝕點、加碼點等等,再而決定如何買賣(我不是純粹的程式交易,當中有人為的調整或決定),這樣做能促使交易法則與交易運作上的調和融合,更可以隨時檢視買賣失敗的原因,再而得以改進,不斷強化交易的績效。

以下是 #0669 創科實業的紀錄例子,純粹是文章參考,不涉及任何交易指示。


日常數據/交易記錄(一部份)


走勢比較/ 交易績效記錄


姊妹股觀察(石油類股份)

2012/02/01

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三)

2. 具有適當的彈性

每一種基本分析及技術指標都是交易法則的一種限制,例如有很多人為PE/ PB設限、為股息設限、為RSI/ MACD設限、為ROE設限等等,設限太多無疑跟一部計算機沒有分別,市場亦極少出現基本及技術指標均佳而股價便宜的股票,而且受基本分析及技術指標所限越多,越容易成為市場的犧牲者。

記得07年是很多股票基本分析及技術指標均佳的年代,但一剎那的光輝不代表永恆,最終有多少人是獲利?我不是其中之一。

我認為,交易法則是限制越少越好。考試會因為你讀懂了全部課本而獲得更高分數嗎?不會,你最多也只是獲得100分。而從市場中獲利是很難有100分的,獲利的關鍵在於了解哪些限制對該股是基準,哪些則只是參考,若能掌握這些關鍵限制,有60-80分並不是很難。

這樣算是否定基本及技術指標的意義嗎?不是,原於基本及技術指標與現實經常會有差落,若設限太死板,往往得不償失,我從未看過一種可以放於四海之內皆準的指標,例如止蝕,Jesse Livermore主張10%, 而William O’Neil主張8%,是既定標準嗎?我不認同,我大部份的止蝕點都設定於3-4%,就該股的慣性波動而異。

若然決定買入某股,必然希望獲得最大的回報,設限的彈性是非常鼓勵大家用心研究的,盡量做到設限越少而績效越好,交易法則並不是為了做一張佈滿眾多硬性基本及技術指標的圖表或報表,而是彈性地針對能於操作時有所跟據及失敗時有所比對的買賣指標,那些不能反映現況變動的所謂指標,對操作完全沒有幫助。

例如#0700 騰訊控股,若然為PE設限,跟本沒多少人會買進,但其年均70%的盈利增長率卻是反映此股現況的其中一種指標,若要待10-20倍才決定買入騰訊,上市到現在不曾有過這個機會。

再看看一個硬性指標例子,10月均價線通常被用作最後買入及賣出的指標,其理論是突破10月均價線買入,跌穿10月均價線則賣出,對部份股票來說是有效的,但並不是每支股票都適用,可以參考以下兩張圖表。



具相對性質的指標能給予交易法則適當的彈性,比如#0700 騰訊控股08-09盈利增長相對同比增長89%、#1114 中國華晨09-10轉虧為盈並相對前五年的盈利大幅增長、#0573 稻香集團成交量對比過去12個月大幅增加50%以上等等,都對交易有相當啟示性。

有云:「成功的人看見機會,失敗的人看見障礙。」,少用一致性的準則,多參考相對性的準則,調整交易法則的彈性,減少無謂的限制,對交易績效會自有所幫助。

2012/01/31

淺談交易法則該具備的原素(二)

1. 具有持續性的組合

幾乎所有的股票作手都擁有自己的個股組合,但當中只有很少數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規劃,因為很多人都沒有對組合的個股選擇與比重作出規範,又或者認為只要分散買入不同版塊的個股就是具有風險管理的好組合,亦有很多人曾經說過:「組合中的十支股票中只要有一支是十倍股,其餘的即使虧損九成,賬面還是賺。」,但我認為發夢不要太早,發現十倍股的能力或運氣並不屬於每個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所以一個組合是否具有持續性,將會是組合是否容易管理的關鍵。

交易法則畢竟是時間、資金與績效的平衡,比如,你有充裕時間進行交易嗎、分析工作是否太費時、如何將不影響生活的現金流配予交易資金、有多少工具可以幫助改善績效等等。如果你無法確定以上的考慮,你就無法掌握交易的關鍵細節,更不能建立一套良好的交易法則。

簡單一點說,X + Y = Z,如果你知道XY的值,就能計算Z的值(除非你不懂加數),你越是了解這些細節,就越能管理好你的個股組合。

如果組合的管理思維不清晰,在交易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矛盾,最終組合將不能持續地發展。所以,組合的持續性,非常取決於你在時間、資金與績效上的規劃。

首先,想一想你喜歡的股票,然後列出一張清單,例如:


不要小看做清單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程序,規模大至行兵遣將,小至下廚煮飯,清單都是規劃中首要的存在,你的個股組合運作得好不好,都是由這張「紙咁薄」的清單開始。

然後便是開始對清單上的個股就時間、資金與績效作出分析,例如:


透過自己較強的技術面工具,去模擬及計算一下勝算,這點很重要,不能「量化」進度及結果,就難以作出管理,而左搖右擺的技術分析,最終多是徒勞無功的(世上跟本沒多少個郭靖、張無忌「瓣瓣掂」)。

就以上清單得出以下分類:

勝算70% 以上
  1. 銀河娛樂,月走勢
  2. 友佳國際,月走勢
  3. 新奧能源,月走勢 
勝算60%-69%
  1. 重慶農商行,日走勢
勝算50%-59%
  1. 江西銅業,日走勢
  2. 中國平安,日走勢
  3. 中國建材,日走勢
  4. 保利協鑫,週走勢
  5. 中集安瑞科,週走勢
勝算低於50%
  1. 金威啤酒,週走勢
勝算高低是非常影響組合的持續性,當買賣10次只有3次是賺的(30%勝算),你必然感到氣餒,股票作手應買入自己最有勝算的股票(有些股票作手掌握某股的走勢,短時間來回數次買賣獲利已是一倍,佩服!),而勝算最好有50%以上。

最終你會發現在清單當中,有一些股注定與你「無緣」,勉強無幸福,剔除吧。

然後,你應該著眼於買賣次數與年均回報之平衡,例如銀河娛樂的日走勢年均回報比月走勢是較好,但買賣次數卻差之千里,買賣次數跟投入時間是成正比的,買賣次數較多代表追蹤該股走勢的時間也札較多,時間管理也是規劃的一部份,我認為能省就省吧,若是回報差不遠的話。

而年均回報則是資金分佈的重心,理論上應將較大的資金部位投放於年均回報較大的股票,但單一部位盡量不要投放超過40%,每一支股票的潛在風險都不容忽視,只是「停牌」已經能將你的資金封鎖好幾年。還有要配合入場費以調節資金部位的權重,例如資金8%=$80,000,而中國平安的入場費是每手$27,500@$55.00,你可以調節資金部位約8.3%即約$83,000(連手續費)去買進,不必硬性鎖定在8%。

經過「時間、資金與績效」分析出來的組合,其實已涵蓋了規劃細節、風險管理、決策分析、比重劃分等原素,但必須確定能配合你的生活節奏,就好像選另一半一樣,無論他/她如何的英俊美麗、博學多才,不代表能跟你長久一起生活,一個「看似」很理想的組合亦未必能長久運作,這就是持續性的意義。

還有一個要點必須注意,不必要求經常性滿倉,大部份時間組合內的個股的升勢跌勢不會同一時間開始/結束,在市場給予你買入該股或找到另一支具「時間、資金與績效」概念的股票之前,請嚴守自己的交易準則,並保留該部位的現金。

附上以上模擬個股組合於升勢與跌勢的績效作參考。


即使剔除了銀河娛樂與保利協鑫兩支飊股,績效亦不失禮於大部份基金,當然亦不及很多高手了。27個月(兩年左右)賺2.55倍,如果以後績效相若,5萬元的組合,10年後應該可以做到不少事情,不妨自己計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