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測試主要的目的如下:
1. 人性因素對交易的影響;
2. 交易法則的檢討及修正;
3. 檢視實戰中的心理質素。
我將兩份等值的資金放在不同的交易戶口當中,並在其中一個戶口加入交易條件。
戶口A交易條件:
1. 每次只能交易一支股票;
2. 不能買在下降趨勢的股票;
3. 在前兩次回測中必須至少有一次是獲利記錄;
4. 必須具有基本面的因素支持;
5. 必須跟據交易法則行動,不做任何預測,不能因市況波動而選擇性跟隨;
6. 除非出現沽出訊號,否則不能中途換馬;
7. 必須每日記錄股價、成交量及其他相關資訊;
8. 每天反覆看一次 1 - 7的條件。
戶口B交易條件則不限。
先不說績效,我發現處理戶口A跟戶口B的心理質素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戶口A只能持有一支股票,所以做決定時會比較小心,買入時心情會有一點忐忑,交易後初期也會有一點不安,但隨著績效轉好,心情有很大的反差,變得自然平和,心情再沒有什麼阻礙,除了每日做一些檢視及記錄外,幾乎對持有的股票不太上心。
而戶口B沒有交易條件限制,買入時心情沒有太大壓力,亦沒有做太多功課,只帶點急功近利的心態做交易,反而持有時心情慢慢變得緊張,經常貼市,明顯感覺到信心與耐性的不足,並產生了對交易法則的動搖。
同時體會兩種心態上的變化是蠻有趣的經驗,從中我明白為什麼大多數股票作手的績效會大起大落,例如在處理戶口B的交易過程會不知不覺令自己情緒走向極端,賺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棒,輸的時候會很有挫敗感,亦容易偏離交易法則,買入訊號出現時會有恐懼,賣出訊號出現後猶豫不決;相反在處理戶口A上,心情是比較理性,可能被交易條件「洗了腦」,但當我放下戶口A的交易工作轉向處理戶口B時,很快便會回復至波動的情緒當中,要不是有一點交易經驗,恐怕戶口B會變得一團糟,更可能會賠了老本,現實中很多股票作手就因一個大錯而毀了信心,越做越錯,在波動市場當中,心理因素絕對不遜於技術因素,甚至是長期成功交易的重要關鍵。
交易次數方面,戶口A共有12次買賣交易(連加碼),而戶口B是158次,這同樣是不同心態上所產生的巨大差異。
最後是績效,戶口A約420%,而戶口B約57%,分別也很明顯,當然我認為戶口A的績效是有一點隨機成分,但我更相信心理質素在兩個戶口的績效因素比重會更高,礙於戶口B的記錄太長,我作了個比較簡單的列表作參考。
lik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