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04/01

淺談風險管理(二)

上文提到,既然市場依據無法精確斗量,到底風險管理的意義何在?

我現職從事處理數據/ 模組相關的工作(非金融行業相關),當中亦涉及很多風險管理的問題,對此或許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風險,我的看法是,風險必須是可預期但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

Andrew Lo 論文中亦有相關見解:
“Risk” (randomness that can be fully captured by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and “Uncertainty” (all other types of randomness)

跟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名言「死並不是生的對立;死只不過是生的一部份。」的道理差不多,「風險」不等於「不確定性」,「風險」只是「不確定性」的一部份。

市場並不是你願意承擔如何大的風險,就可以獲得如何豐厚的回報,這是大部份人對「高風險高回報」的誤解。同時,亦不會因為風險較小,就可以有獲利保證,例如買進一支股票,即使看似只有相當小的風險 ,但並不能保證每個人「只賺不賠」,亦很難預計獲利的延展度(Profit Range),因為當中還有不少「不確定性」,亦即是上文所說的「人性因素」,炒賣 iPhone/ iPad 事件也是一例,簡單而言,市場並沒有「絕對」這回事。

Andrew Lo提到,獲利是否豐厚無關「風險」的承擔,而是在於「不確定性」的承擔。

演講中他舉了人壽保險業界的例子,由於壽命/ 醫療/ 疾病統計上的參數提高了估算預測的準確度,大大幫助掌握及控制人壽考慮因素的「不確定性」,但卻造成業界利潤空間被擠壓,相反,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興產業,利潤空間往往比較大。

就好像近年「新材料」「醫藥」「環保」等充滿「不確定性」的產業,市場對其「不確定性」往往有相當大的反應,因此股票的波幅及獲利空間都比較大,相反,大部份藍籌之所以波動及升幅較小,很大原因是因為「有數得計」。

Andrew Lo將「不確定性」劃分五個等級,並簡單做了一張清單,可參考其論文第50頁,分別是:

  1. Perfect Certainty
  2. Risk
  3. Fully Reducible Uncertainty 
  4. Partially Reducible Uncertainty
  5. Irreducible Uncertainty

他認為應就不同分析議題而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並建議在分析之前先確定分析議題屬於哪一個等級。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